知乎的一个优点是总能看到异议,看到不一样的声音。其他平台一边倒的声讨天价耳环,知乎却真的有人在辟谣,但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回答极为情绪化。
但这件事可以说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公关灾难,不管是真是假,这么多人相信是真的,那事情就是真的。
转载
天价耳环事件的大多数答案。
大部分答案似乎都把黄杨钿甜她爸当占星家了。
根据网友们挖出来的她家“背景”,这么大的人物跑到雅安这么小的地方当城管队员(参公事业编),我只能想到这么一种合理解释:
她爸肯定夜观过天象,预言到雅安会有地震,所以提前三年跑过去考雅安的公务员,以一个城管局科员的身份潜伏起来,就为了三年后地震时捞钱。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网友信了。
再说耳环本身,话说佩戴耳环的照片有,正品的“230万耳环”照片也有,这么简单的找不同游戏,赛博断案的网友们自然是不会做的。

其实打开某宝某多,使用识物功能搜索,你也可以立即拥有“230万天价耳环”。
好多珠宝鉴定师都给了自己的专业意见,甚至有从工艺上就直接判断出来不太值钱的,赛博判官们这次却有了火眼金睛,一眼识别出来是“公关”。


但下面这么简单的PS痕迹,网友们又完全看不出来了。

甚至引发出了一个有4000多条回答的反智问题:

但网友的火眼金睛显然是间歇性的,比如这次网友们就开了大招,就凭这么一张照片准确判断了小区和房价:

后来真有人对黄杨在社交媒体上发的Vlog和照片进行“帧察”,准确判断了她家房子的真实位置:不在深圳,在惠州大亚湾,小区平均房价八千到一万,甚至无法确定手指别墅是不是她家。
戴230万珠宝的人,会和深圳最普通的打工仔一样住大亚湾的小区?
一旦你指出这些传言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他们反而振振有词,说什么“舆论监督”、“塔西佗陷阱”、“公信力先没了,网友有什么错”。
我不知道所谓的“公信力危机”适不适用于“网络传言”,如果适用的话,我还真想不到今天世界上有任何人任何组织的公信力比“网络传言”低。
你都数不清赛博判官们判的铁案“了转反”了多少次。
但网友们就是这样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不长记性。
天价耳环的舆论风波,本质上是打着舆论监督名义的一次泛网络暴力事件,并且充满了反智倾向。
更可怕的是,近年来“了反转”的机会却越来越少,网络流言一定程度上正在对真相核查形成压制。
我甚至怀念在当年起码“成都四十九中”这样的类似反智流言还能得到反转,今天我们只能得到一个又一个谜因,以高度重复、抽象的虚假叙事有效挤压了不同声音,大G事件,和这次的天价耳环都是如此。乌合之众的口口声声,反而是在全面透支我们这个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我不是在批评谁,我是在哀叹正在消失的真正的“舆论监督”。
给大家推荐这个回答,考证的比我全面详细得多,热度却非常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