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回答

如何理解2025年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嵋陸可
191个点赞 👍

直接干货不绕圈:

1、 土地财政的告别式+续命计划,续命的方式是掏空农民集体土地最后的利润,拿来支撑破产边缘的土地财政。

会议提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过去很多年,地方政府的钱主要靠土地财政来养着

但现在出了两个问题:

1)开发商穷了,没钱买地;
2)房子不好卖了,也不敢再投地。

所以打起了农村集体土地和棚户区的主意,比如“城中村改造”。

2015年那次涨价去库存,棚改1.0大家都知道。那么棚改2.0会来吗?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因为:

地方政府没钱了,无法再发那么多补偿款;银行也不想再贷款给房地产公司,风险太高;市场上房子太多了,你改好了也没人愿意接盘。

——并不是不想搞“棚改2.0”,而是钱不够,玩法也得换。

这轮可能的“棚改2.0”,比如:

政府出个壳,引导银行放贷款,用未来的预期房价或出租收益来做抵押,慢慢把旧城区“盘活”成新资产。

总之,恐怕是搞不起那种“拆一片发一堆钱”的模式了。

2、 所谓“组团式城市群”“县城载体新城镇化”,实际是债务转移。假装更新城市体系,实则在分散爆雷点。这不是城市规划,而是债务拆弹。

官方原话“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听起来这是在搞什么“大城市群”“都市圈”“县域发展”,但真实情况是:

换个壳继续借钱、搞项目、加杠杆。

这叫“债务转移”——通过“规划新城市”,广泛分散风险,让风险暂时别爆。

3、 金融系统才是这次会议最核心的隐线目标,房地产+城投双杀之后,银行的资产端面临现实危机。“危旧房改造”“超高层限制”“基础设施生命线”,实际上是变相启动城市类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基建融资,向银行输血。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全面提升房屋安全”。

你以为是在关心老百姓住房安全吗?

其实真正着急的,是银行。

为什么?

银行的钱很多都放在了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上,但这两个领域都出大问题了:

房子卖不动,开发商没钱还贷款;

地方政府也陷入债务泥潭。

于是怎么办?要让银行“安全着陆”,就必须想办法给它找个“新投资出口”,让银行的钱可以继续借出去,还不会马上爆。

于是搞“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工程”这种看起来改善民生,实际拉动基建投资的项目,让银行继续放贷款给这些地方项目单位。

这样一来:

银行看起来还是“健康”的;

地方政府继续有“GDP”;

建筑公司还有活干;

这样那样的现实危机,还能再缓缓

4、 这是一次用“城市愿景”包装的“财政与金融危机应急会议”,城市这个那个描绘的只是表面,真正的目的是债务处理和金融维稳。

整场会议用城市建设的语气讲了七件事,看起来都是民生规划、发展愿景。

其实这场会议的核心,是面对中国经济当前的三大现实危机:

1)卖地卖不动了,地方政府财政要崩;

2)开发商爆雷、房子不好卖,金融系统资产在缩水;

3)地方政府欠的钱太多,必须找个方法“拖一拖、缓一缓”。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青山布衣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