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如何评价马斯克推出的二次元 AI 女友 Ani?人们若对虚拟数字形象产生情感依附会有怎样的影响?

mozi
154个点赞 👍

从14号晚上突然上线。今天15号Ani已经在X上爆了一天了。我前两天才说Stella是目前少有的可实时交互的3D数字人。没想到这立马就又来了一位。

而且一龙马的影响力着实厉害。X上相关上千转发的推已经有很多条了。

我最先刷到的是很多日本网友发的。看来对于能用日语聊天的二次元角色还是动作很快啊


一龙马整体都在帮忙转发。。


相比之下Stella的关注度就低多了。蔡喵也努努力呗

目前可知的是免费Grok用户即可体验。仅限iOS平台。可以支持英语 中文 日语等多种语言。且NSFW模式的聊天很劲爆。。再加上还给搞了内衣模式。。。不愧是一龙马

给大家找了条这个模式下的对话内容。能翻墙有日语基础的可以去感受一下。(总之就是会出现欧派,老二等词语)

x.com/mariguna/status/1


先占个坑,晚上找台iphone好好体验一下。


13寸大屏上画面精致

体验上了,用了台13寸的iPad,不得不说Ani在13寸大屏渲染出来的精致感还是不错的。好了。开始测评。

00:29
先让大家感受一下这位小魅魔说话的风格。。

角色设计

Ani整体的角色设计+语料塑造+TTS,都体现出了一种魅魔?的风格。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塑造SNS爆点而有意这样设计。如果是的话,至少一龙马成功了。成功横扫了SNS。

交互时延

首先我测试了一下整个LLM交互的时延。当我的语句比较短,比如10s以内时,Ani的回复挺快的。差不多3-4s就可以开始回复。但我特别测试了一下,当我说话20s以上时,Ani仍然可以和在3-4s内就对我开始回复。这个感觉比星之低语的Stella反应要快得多。我估计是对我的语音输入进行了切片并即时流式上传进行了处理。

这么长的语音输入依然可以在2-3s内完成回复

数字人动画驱动

这一部分应该是我会持续体验,测试和观察。

面部动画:Ani因为走了卡通风格的模型管线。所以面部我猜大概率用类似52bs的通用表情绑定就可以搞定。而声音实时驱动52bs的技术业界也有很多了。这部分并没有太多惊喜。而相比Stella相对写实的角色风格,Ani的面部方案比Stella要简单的多,技术门槛也低得多。情绪也看不太出来。

全身动画:身体动画的部分倒是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在体验过程中我感受不到太多预置模板的痕迹。要么Ani的预置动作库十分庞大,短时间的体验还没法随到完全相同的动作。要么就是动作数据是AI进行实时的生成或者微调产生的。

但我初步估计是有预置动作库的,因为在某些时候,我能看到两段动作数据拼接时通过插帧产生的线性过度。

00:10
这段视频的4-6s应该时前后2个动作数据中间过渡插帧产生的线性平滑

数字人模型

Ani的这个模型走的经典的3渲2的3D制作标准,像现在很多二游基本都是这个风格。(角色设计不会真是海弥撒吧)头发和裙摆应该是基于骨骼链+尾部仿真的方案。效果还是不错的。

为了端侧实时运行的效率,手部跟服饰没有做碰撞检测,穿模被作为默认效果了。


总结一下

不同于星之低语的Stella,星之低语在LLM对于游戏情节的引导,以及数字人技术基于LLM产生情绪化演出等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技术探索。

而Ani我认为整个产品的技术力是偏低一些的,无论是模型,动画,声音,大脑都是。以及这个LLM训的吧。疯狂重复“”早上8点。小黑裙。小舞步”。。。不说啥了,可能本来就是为了制造爆点给grok引流的。

本想尝试让这两位对聊一下。。结果Ani收音不是很好。听不到Stella说话。。

AI卿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