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诞生于巨型分子云(例如猎户座大星云、礁湖星云、狼蛛星云等),是星云物质比较密集的区域受外部扰动包括其他临近天体的引力影响、超新星爆炸冲击波等而打破原先平衡开始坍缩,坍缩过程中会分裂成多个核心团块同时孕育形成多颗颗恒星及其行星系统。
应该说几十亿年前地球上所有人来自同一片星云,可能还有太阳失散的同宗兄弟恒星上的生物。
至于恒星演化带来的物质轮回,恒星平时会以通常每秒几百千米的速度吹出恒星风,那是恒星大气物质包括氢以及恒星合成的重元素。不同质量不同演化阶段恒星的星风速度和流量成分也不同,是向四周吹的。超新星爆炸抛射物质也是四面八方撒的。
这些物质进入星际介质后一部分会进入分子云成为下一批星辰的原料,但不会是一颗恒星死亡后直接酝酿下一颗。毕竟物质是以每秒几百千米甚至更高的速度扩散凝聚不起来,那些恒星死亡造成的遗迹例如行星状星云、超新星遗迹等会在几十万年的时间里扩散殆尽融入星际介质。因此重元素也是来自多颗死亡恒星拼凑的,在巨型分子云里混合。
不过星系中心活跃星系核(类星体)的超级黑洞倒是可能孕育恒星及行星和生命。超级黑洞并非是把吸积的物质全吞,有一部分物质因为各种原因从引力到磁场的关系会从超级黑洞两极加速喷出。这超级黑洞的定向喷流就很强大、物质也密集多而不是四散开,就可能在喷流里形成恒星及行星、生命。这样的恒星可以说还没出生就被自己原来的星系抛弃。可能以每秒成千上万千米的速度在宇宙流浪。运气好也许可能飞到一个足够大的星系内侧区域被引力捕获成为星系际移民。从我们太阳系环绕银河的轨道看不像是这样的外来户,而是银河系土著。
还有恒星诞生时原恒星吸积盘可能也会有两极喷流,不过那些物质太少了不够形成其他恒星和行星系。这些喷流如果撞击其他星云会加热电离物质形成独特的赫比格-哈罗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