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回答

复旦副教授沈奕斐说大连工业大学开除李欣莳是“浸猪笼”。大家怎么看?

未名湖畔铁拳虎
32个点赞 👍

省流这是一个除了复读“男人最坏”,“全怪男人”,“郭楠最坏”以外没有任何学术研究成果的教授,所作所为除了破坏社会公序良俗是一点好事也不干,这种假专家少一点《婚姻法》会公平,两性矛盾会更少,社会会更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版专著

2005年3月 《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 《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发表论文

2005年, 《下半身的文化自觉——从社会性别角度谈性研究的本土化问题》,载于《中国“性”研究的起点与使命》(Discus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xing”:The Elements and Mission of Sexuality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China)潘绥铭 主编 ,性学万有文库 ,高雄‧万有出版社‧台湾,2005年12月。

2007年,撰写“社会性别与婚姻家庭”一章于《女性学导论》,该导论由祝平燕等主编,武汉大学2007年出版。

2007年,撰写“性别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章于《性别社会学》,该导论由祝平燕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出版。

2008年,“在科学与传统之间——‘生育的故事’课题报告之一”,发表于《复旦大学第三届社会性别与发展论坛论文集》,该书由张乐天、邱晓露、沈奕斐主编,上海社会学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2009年,“赛博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发表于《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

2009年,“个体的崛起:社会变革的新视角”(书评),发表于《复旦人文社科学刊》(英文版),2009年9月。

2009年,“‘后父权制’时代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变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Vol.31,No.9,2009年第六期(12月)。

2009年,“谁的平等。谁要平等——推介《婚姻平等的意义》”,《中国家庭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编)第四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12月。

2010年,社会政策中的“家庭”概念——以上海市世博大礼包政策为例,《社会科学》,2010年12月,总第364期。

2010年,个案金字塔阵 ——质性研究的“科学主义”尝试,《质性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四期)。

2010年,撰写第八章“社会性别与参政”,发表在《社会性别概论》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后父权制时代”——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力关系变迁,《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谭琳、周颜玲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

2011年,China in the “Post—Patriarchal Era”:Changes in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in Urban Household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Cours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Society,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SSCI),vol. 43,no. 4,Summer 2011,pp. 5–23.2011年,“个体化与年轻女性的崛起——以上海中产阶级家庭为例”,《中国道路与社会发展》,王爱丽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陈子文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