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回答

人民日报的一则文章引发大家不同的观点:上班的意义不是工资,而是有规律的生活和稳定的社交圈,你怎么看?

今天甜了吗
263个点赞 👍

他们已经丧失了与底层人民共情的能力

他们上班是坐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吹着空调,一张报纸、一杯茶水过半天的生活。

因为太无聊了,所以才会希望“同事们天天见面,哪怕扯扯闲篇、吐槽两句,也算有个人说话”。

他们吃着2块钱一顿但是丰盛的不像话的单位食堂。

他们上班确实是为了生活规律。

他们已经脱离底层太久,彻底丧失了与底层人民共情的能力。

他们认为“上班就是为了规律的生活”如此正确的一件事,怎么会在评论区有那么大的质疑声。

他们理解不了

他们已经忘记了那些没有话语权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大多数人是什么想法、什么生活状态。

他们不记得奶茶店的小店员,往那一站就是12个小时,手里还得不停的忙碌着。

他们不记得外卖员,风里来雨里去,别人吃饭他送餐。

他们不记得工地上的钢筋工,边冲水边干活,还没有高wen补tie。

他们平时都是独立电梯、专属车位、单位自己的食堂,确保与汗味、油烟味、风尘仆仆味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他们并非清高、冷酷,只是成功的给自己镀上一层精致的认知茧房

他们在云端运筹帷幄,却忘记了人间烟火呛人的真实

他们的共情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艺术表演,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感动自己。

却无法共情陷入现实生活中泥泞,跋涉的劳苦大众。

他们认为陷于底层困境都源于你不够努力或思维局限。

他们认为既然送外卖太辛苦,为什么不去跑滴滴呢?

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很多人送外卖的电动车都是分期买的。

秋心弦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