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尊贵的山姆会员觉得好丽友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是一种侮辱,说真的,我破防了,忍不住想骂人。
我之前回答的IP就能看到,本人长居挪威,也就是在那个你们觉得食品安全做的很好很干净的北欧。最近回国休年假,在魔都玩了几天后,今天回到老家,就去超市买了喜爱的零食饮品,见下图。

看看,不止有好丽友(Q蒂哦),还有雀巢和德芙,都是很好吃的东西,我不明白这有什么掉价的。
我不知道,在国内大城市,所谓的”精英”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我觉得这帮人实在是太装了。稍微比别人多点钱,就恨不得把头上戴个罩子,好确保不呼吸他人呼吸过的空气;没有掌握生产资料,被称了一句”中产”,就真以为自己跟广大乡镇劳动者不是一个阶级了,真不知道思想政治这门课怎么学的。
如果你们质疑杂牌子,或者像”康帅傅”那样的碰瓷品牌,这是正常的。
然而,好丽友不是什么杂牌子,那是被大量包括我和我的家人亲友在内的国人消费的驰名品牌。
就连某个抨击好丽友上架的高赞回答里都说了,好丽友是他过年送给不太熟的亲戚的东西。也就是说,这是他能送的出手的东西,而无论按照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按照我在国外感受到的隐形的规则,一个人能送的出手的,必定是他自己会用的。
难道你们会送给别人你们不用的东西?不会吧,太不优雅了!
这些人,只是看到这些东西出现在货架上,还是特供版的,就骂骂咧咧,就似乎我们日常用的东西甚至都不配跟你们日常用的东西放在一个超市里。
怎么了?又没强迫你买!
你不是相信洋大人的选品吗?好丽友也是洋(韩国)品牌啊!
你常去的超市上了个新品,是一款很多国人消费过的值得信赖的品牌。你不喜欢,不买就是了。如果喜欢的人少,超市自然就会下架。可是你们一副”向我们推销这种东西都是对我们的侮辱”的嘴脸是怎么回事?难道咱们不是一个物种吗?
说到这个,我想到了在魔都住酒店的一些见闻。我以前没出国的时候,住个百元酒店都得尽量选不要太贵又能满足需求的房型。出国读书工作混了这些年,就像大量尊贵的山姆会员一样,因为努力和一些际遇,现在回国也能消费得起好一点的酒店了,遇到装的人的概率也大幅度增加。而这帮人的特点就是,一边装得好像跟我们普通人类不是一个物种,一边又贪小便宜生怕吃了亏,非常矛盾,一言难尽。
比如说,有的人明明是向在对下人说话一样跟酒店工作人员说话,结果内容却是他们没吃夜宵应该返还这部分费用。
再比如,有一次,出于习惯,我进电梯后帮几个戴口罩的男女挡住电梯门还帮忙按了楼层,结果这些人连谢谢都不说一句。我承认我长得是有点矬,因为盛夏外出了玩一天身上都是汗,两个星期没刮胡子,当时腰上别了个一个月没洗的腰包,总体可能看着像来酒店做工的。但就算这样,别人帮了你,说谢谢是最基本的吧?还有,后来楼层到了,他们一出电梯门,门还没关,就把口罩摘掉了长长的呼吸,仿佛我呼吸过的空气他们不能呼吸一样。
我知道,不管是山姆会员闹事,还是我说的这些现象,这种”你呼吸的空气不配被我接触”的思想,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这是错的,无论按照中国的主旋律还是西方的价值观。
一方面,按中华民族的标准,我从小到大在中国接受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都告诉我这是错的。能被称为”中产”的,不能说全部,但大部分应该至少上过大学,经历过相对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怎么还会有这种错误的思想呢?
另一方面,按你们眼里洋大人的标准,这也是错的。我每次从国外回来,在这种人与人之间互不尊重的方面感到的反差都非常强烈。我长期居住的国家挪威,甚至于北欧,整体的风气都是可能你有钱我穷,但是我们人格上是对等的,可能有人穷一点用廉价商品,有的人宽裕一点用品质好点的产品,但是,起码像这种”你呼吸的空气不配被我接触”的思想是错的。
对,我想说的主题就是这个,尊贵的山姆会员可以不喜欢好丽友,但好丽友从来没有配不上尊贵的山姆会员,因为很多中国人都消费,而大家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