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回答

俄罗斯是历史上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支持他?

青启AI创富社
51个点赞 👍

所以原来特朗普是做的最对的。

因为历史上伤害美国最深的是加拿大啊。

那特朗普要求加拿大合并岂不是合情合理?为什么很多支持乌克兰的人要反对特朗普要求合并加拿大呢?

退一步讲那也是英国或者墨西哥,第一肯定不是俄罗斯。

我们再延伸一下,如果世界各国在这场博弈中都应该选择"站在对自己国家伤害最大的对立面"那么回旋镖的绝对不是老中(很明显日本更大),我让ai推演了一下,发现局势十分精彩:

首先是欧洲大区:

第一幕:西欧主要强权的点燃

  • 英国 vs 法国: 英国人将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是20世纪造成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还是长达数个世纪、从诺曼征服到拿破仑战争的宿敌法国?考虑到“最深”二字所蕴含的时间跨度与文化冲突,英国的目标将是法国英吉利海峡将再次成为战区,皇家海军会试图封锁法国海岸,重演特拉法加海战的辉煌。苏格兰可能会趁机宣布重新与法国缔结“老同盟”(Auld Alliance),引发英国内部分裂。
  • 法国 vs 德国: 对法国而言,选择非常明确。尽管与英国有百年战争,但近代史上三次毁灭性的入侵(1870、1914、1945)都来自东方。德国是法国毋庸置疑的头号历史仇敌。法国将举全国之力,沿着莱茵河防线陈兵,准备一雪前耻。他们会完全无视来自海峡对岸的英国威胁,因为历史的伤痛深度压倒了一切。
  • 德国 vs 俄罗斯: 德国人也会陷入沉思。是世仇法国吗?还是两次世界大战中英美领导的同盟国?不,对于整个德意志民族来说,造成最惨烈伤亡、国家分裂长达半个世纪的,无疑是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二战东线的残酷绞杀和战后的铁幕,是德国最深刻的创伤。因此,德国联邦国防军将被迫重整旗鼓,准备向东进军,这构成了欧洲最主要的一条战线。
  • 西班牙 & 葡萄牙 vs 法国: 这对伊比利亚半岛的邻居虽然自己也时有摩擦,但他们共同最惨痛的近代记忆是拿破仑战争,法国军队的入侵和占领给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耻辱。因此,西班牙和葡萄牙将结成一个令人意外的“复仇同盟”,共同向北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捅法国的屁股

第二幕:中欧和南欧的连锁爆炸

  • 意大利 vs 奥地利: 意大利的统一之路(Risorgimento)本质上就是一部反抗哈布斯堡王朝(即奥地利)统治和干涉的历史。从米兰到威尼斯,北方大片领土曾长期被奥地利占据。因此,意大利军队将放弃地中海,挥师北上,向维也纳进军,试图重温加里波第的荣耀。
  • 奥地利 vs 土耳其: 奥地利人虽然面临意大利的进攻,但他们历史记忆中最深刻、最持久的威胁,是长达数百年兵临维也纳城下的奥斯曼帝国(即现代土耳其)。他们可能会将主力用于东南方向,以确保基督教欧洲的“安全”。
  • 波兰 vs 德国 & 俄罗斯: 波兰的处境最为悲惨。在它的历史上,曾三次被德国(普鲁士)和俄罗斯联手瓜分,导致国家灭亡一百多年。根据这个原则,波兰必须同时向东西两个方向开战。它将成为一个被两面夹击的巨大战场,上演历史上最绝望的抵抗。
  • 巴尔干半岛——“欧洲火药桶”的终极引爆:
    • 希腊 vs 土耳其: 毫无悬念,希腊将立即启动“伟大理想”(Megali Idea),倾其所有渡过爱琴海,试图收复君士坦丁堡和安纳托利亚西岸,以报拜占庭帝国灭亡之仇。
    • 塞尔维亚 vs 土耳其/奥地利/克罗地亚: 塞尔维亚人也视奥斯曼土耳其为第一仇敌,但对奥匈帝国的仇恨(一战导火索)和与克罗地亚的血债也刻骨铭心,这片土地将立刻陷入多方混战。
    • 匈牙利 vs 罗马尼亚: 1920年的《特里亚农条约》是匈牙利人心中永远的痛,它让匈牙利丧失了三分之二的国土,其中特兰西瓦尼亚被划给了罗马尼亚。匈牙利将不顾一切地向东进攻,试图夺回失地。第三幕:北欧的冰与火之歌
  • 瑞典 vs 俄罗斯: 瑞典的“帝国时代”终结于18世纪与俄罗斯大北方战争。彼得大帝的胜利让瑞典失去了波罗的海的霸权。为了重拾昔日荣光,瑞典将向东挑战俄罗斯。
  • 芬兰 vs 俄罗斯: 选择极其简单。1939年的冬季战争和后续的斗争是芬兰的立国之战,**俄罗斯(苏联)**是其唯一的、压倒性的历史威胁。芬兰人将再次在卡累利阿地峡的森林和湖泊中战斗。
  • 丹麦 & 挪威 vs 瑞典: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丹麦和挪威都活在强大的瑞典的阴影之下,彼此之间战争不断。他们很可能会背刺正在攻打俄罗斯的瑞典。

中东北非大区:

第一幕:阿拉伯世界的统一与分裂

  • 马格里布三国(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 vs 法国: 对这片北非地区而言,近代最深刻、最血腥的伤痕无疑是法国的殖民统治。尤其是阿尔及利亚,其独立战争的残酷性是民族记忆的核心。因此,这三个国家将搁置彼此间的现实矛盾(如西撒哈拉问题),组成“马格里布复仇联军”,渡过地中海,对已经陷入三线作战的法国发起第四条战线。
  • 利比亚 vs 意大利: 利比亚的近代史是被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用铁与血书写的。集中营、大规模处决是利比亚人无法忘却的痛。因此,利比亚将全力向北,隔海炮击西西里岛,并派遣突击队登陆,向罗马进军,以报殖民之仇。
  • 埃及 vs 英国: 尽管历史上埃及曾被无数帝国征服,但现代埃及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与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对其核心资产——苏伊士运河的控制,密不可分。因此,埃及将宣布对英开战,彻底封锁苏伊士运河,并试图攻击英国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如塞浦路斯基地),让这个前“日不落帝国”付出代价。

第二幕:中东核心地带的千年恩怨

  • 黎凡特诸国(叙利亚、黎巴嫩、约旦) vs 英国 & 法国: 这些国家的诞生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历史伤害——《赛克斯-皮科协定》。英法两国在奥斯曼帝国废墟之上,用直尺在地图上随意划出的国界,制造了延续至今的无数冲突。因此,这些阿拉伯国家将放弃彼此的争斗和对以色列的敌意,共同向他们的“创造者”和背叛者——英国与法国宣战。
  • 伊朗 vs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半岛): 对波斯民族而言,最大的历史创伤并非近代的英俄“大博弈”,也不是与奥斯曼的百年争霸,而是公元7世纪来自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征服。这次征服终结了辉煌的萨珊波斯帝国,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宗教和文化。因此,伊朗将调转所有炮口,放弃“大撒旦”美国和“小撒旦”以色列,将矛头直指伊斯兰教的起源地——阿拉伯半岛。其目标将是摧毁现代阿拉伯世界的领袖沙特阿拉伯,以报灭国之仇。这将是一场深刻的、超越什叶派与逊尼派之争的波斯-阿拉伯文明战争。
  • 沙特阿拉伯 vs 土耳其: 对于阿拉伯半岛,尤其是信奉瓦哈比教派的沙特建国者而言,长达数百年统治他们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才是最大的压迫者。土耳其人被视为信仰的“偏离者”和外来统治者。因此,在面临伊朗西进的同时,沙特将把主要兵力用于北上,向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土耳其复仇。
  • 土耳其 vs 俄罗斯: 如欧洲篇所述,土耳其最惨痛的记忆是被俄罗斯在长达几个世纪的俄土战争中不断击败,导致帝国从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庞然大物,收缩至今天的版图。因此,土耳其的主要精力将放在黑海和高加索地区,与宿敌俄罗斯决一死战,完全无暇顾及南方的阿拉伯人和希腊人。

第三幕:最荒诞的一幕——以色列的选择

  • 以色列 vs 德国: 根据这个原则,以色列将做出一个令全世界错愕的决定。尽管它被无数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包围,但对其民族伤害最深、最彻底、最现代的,无疑是纳粹德国策划并实施的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这是以色列建国的核心精神创伤。因此,以色列国防军(IDF)将全军动员,无视周边所有威胁,宣布对德国开战。他们将尝试通过海路或空运,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远征,目标是柏林,以实现最终的复仇。

东欧和中亚大区:

第一幕:东欧——血色平原上的总动员

  • 乌克兰: 无需多言。对乌克兰来说,“历史伤害最深”与“当前威胁最大”在此刻是完全统一的。从17世纪的《佩列亚斯拉夫条约》开始,到沙俄的文化清洗,再到苏联时期的**“大饥荒”(Holodomor)**这一种族灭绝级别的创伤,以及21世纪的入侵,俄罗斯是其唯一的、压倒性的目标。乌克兰将倾尽国力,发动一场不死不休的全面战争。
  • 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这四个国家将组成“北翼复仇军团”。
    • 波兰而言,尽管与德国有世仇,但三次瓜分波兰、卡廷惨案、以及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苏联奴役,使其对俄罗斯的仇恨深入骨髓。
    • 波罗的海三国而言,其现代国家认同的核心就是反抗苏联/俄罗斯的吞并。从“森林兄弟”的游击战到“歌唱革命”,再到苏联时期的大规模流放,俄罗斯是它们找回自由必须击败的唯一敌人。
    • 这个军团的目标将是切断俄罗斯本土与加里宁格勒的联系,并向圣彼得堡和斯摩棱斯克方向推进。


  • 白俄罗斯: 在这个原则下,白俄罗斯将上演最戏剧性的一幕:内战先于国战。虽然其现政府是俄罗斯的盟友,但从民族历史来看,立陶宛大公国(白俄罗斯民族的摇篮之一)的主要对手就是莫斯科公国。沙俄和苏联对白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系统性压制是其最深的伤害。因此,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将揭竿而起,推翻亲俄政府,然后调转枪口,加入围攻俄罗斯的行列,试图从“小俄罗斯”的阴影中彻底解放。

第二幕:高加索——山脉的怒火

  • 格鲁吉亚: 选择非常简单。从19世纪被沙俄吞并,到2008年俄格战争导致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被分裂出去,俄罗斯是其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的头号破坏者。格鲁吉亚将从南线向高加索山脉以北的俄军发起攻击。
  • 阿塞拜疆 vs 俄罗斯: 尽管与亚美尼亚有纳卡地区的血海深仇,但从历史的宏大叙事来看,将其从波斯故土中分割出去、并长期实施统治的是俄罗斯帝国。苏联时期的统治更是加深了这一创伤。因此,阿塞拜疆将暂时搁置纳卡问题,选择向北方的帝国继承者复仇。
  • 亚美尼亚 vs 土耳其: 这里出现了整个“反俄同盟”中唯一且致命的例外。 对亚美尼亚民族而言,历史上最深刻、最无法磨灭的伤害,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915年实施的亚美尼亚大屠杀。这是定义其民族悲剧的核心事件。因此,当所有邻国都向北攻击俄罗斯时,亚美尼亚将调转方向,用尽全部力量向西攻击他们的宿敌土耳其

第三幕:中亚与阿富汗——草原与沙漠的清算

  •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这些“斯坦国”的现代形态,本身就是苏联/俄罗斯历史伤害的产物。
    • 沙俄的征服终结了当地汗国的独立。
    • 苏联用行政命令强行划定加盟共和国边界,埋下无数冲突隐患。
    • 农业集体化摧毁了哈萨克的游牧文化并导致大饥荒。
    • 咸海的生态灾难、塞米巴拉金斯克的核试验场……所有这些账,最终都要算在莫斯科头上。
    • 因此,中亚五国将组成“南方战线”,切断俄罗斯与东方的联系,并向西伯利亚推进。


  • 阿富汗: 阿富汗近代史上有三个主要的“加害者”:大英帝国、苏联、美国。但造成上百万人死亡、国家彻底沦为战场的,始于1979年的苏联入侵。这场战争是阿富汗所有现代苦难的“原罪”,它催生了圣战者,进而导致了内战、塔利班和后来的反恐战争。因此,塔利班或任何阿富汗政府都将得出结论,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是其最根本的仇敌。阿富汗将再次成为“帝国的坟场”,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将主动出击,越过阿姆河向北复仇。

黑非洲大区:

第一幕:非洲崛起——对前宗主国的全面复仇

在这一原则下,非洲各国将放下现实中的边界、经济和部落纠纷,根据殖民历史,组建成数个庞大的“复仇联军”,对欧洲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远征。

  • 法语非洲联军 vs 法国: 以塞内加尔、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乍得、加蓬等国为首的广袤西非和中非国家,将组建一支庞大的“法语区复仇远征军”。他们仇恨的不仅是殖民时期的暴力,更是后殖民时代通过“非洲法郎”(CFA)进行的经济控制和政治干预。这支军队将从南地中海和西大西洋两个方向,对已经四面楚歌的法国发起致命一击。
  • 英语非洲联军 vs 英国: 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前英属殖民地国家,将组成“英联邦复仇军”。他们将清算英国“分而治之”策略留下的无穷后患、资源的掠夺以及镇压独立运动的血债。他们的目标将是摧毁英国的全球航运线,并派遣精锐部队登陆不列颠群岛。
  • 葡语非洲联军 vs 葡萄牙: 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这两个经历了漫长而血腥的独立战争的国家,对葡萄牙的仇恨刻骨铭心。他们将组成一支“大西洋复仇舰队”,目标直指里斯本,为数个世纪的奴役和剥削画上句号。
  • 最恐怖的复仇:刚果(金)、卢旺达、布隆迪 vs 比利时: 这将是所有复仇行动中最残酷的一支。
    • 对**刚果民主共和国(DRC)**而言,利奥波德二世的“刚果自由邦”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断手、屠杀、奴役是其民族记忆中最深的烙印。
    • 卢旺达和布隆迪而言,比利时殖民者通过推行基于种族身份的身份证制度,人为固化并激化了胡图族与图西族的矛盾,直接为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埋下了祸根。
    • 这三国组成的“血债联军”将只有一个目标:让比利时从地图上消失。其行动的残酷程度将震惊世界。


第二幕:“最大伤害”的内部化——后殖民时代的崩溃

就在非洲联军雄心勃勃地向欧洲进军时,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将在非洲大陆内部爆发:“历史伤害最深”的定义,在后殖民时代变得复杂而血腥

  • 南非的内爆: 根据原则,南非黑人所遭受的最直接、最深刻的伤害,并非来自遥远的英国,而是来自实行种族隔离制度(Apartheid)的白人政府。因此,在对外出征前,南非将首先爆发一场毁灭性的内战。占人口多数的黑人将向白人社区发起清算,国家将瞬间陷入瘫痪和血海。
  • 尼日利亚的分裂: 对伊博族人(Igbo)来说,历史上最大的创伤是1967-1970年的比亚法拉战争(Biafran War),一场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独立战争。因此,在尼日利亚联邦政府准备攻击英国时,东部的伊博族人将宣布再次独立,并向尼日利亚政府军开战,重演当年的悲剧。
  • 卢旺达的二次屠杀: 这是最恐怖的场景。当卢旺达政府军准备远征比利时时,国内的极端胡图人会认为,对他们伤害最深的是图西族领导的“卢旺达爱国阵线”(RFP);而对图西族幸存者来说,最大的仇人是当年参与屠杀的胡图族邻居。“历史仇恨至上”原则将瞬间引爆第二次卢旺达大屠杀,其惨烈程度将远超1994年,因为这一次,复仇被赋予了“正义”的名义。

第三幕:证明规则的例外——埃塞俄比亚的抉择

在整个非洲大陆陷入对欧洲的远征和内部的血腥清算时,一个国家将做出独特的选择。

  • 埃塞俄比亚 vs 意大利: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极少数成功抵抗了殖民瓜分的国家。其近代史上最屈辱、最痛苦的记忆,是1935年被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入侵。意大利军队使用了包括化学武器在内的残酷手段。因此,当其他非洲国家在清算殖民旧账时,埃塞俄比亚将成为非洲大陆上最专注的复仇者,它将动员全国之力,只为一个目标:远征并惩罚意大利

南亚大区:

第一幕:宏大的复仇——喜马拉雅-恒河联盟

  • 印度的初始目标:从宏观历史角度看,对印度文明造成最系统性伤害的是大英帝国。长达两百年的统治、经济资源的系统性榨取(“经济流失”理论)、多次人为加剧的大饥荒(如孟加拉饥荒)、以及“分而治之”策略对社会结构的撕裂,都是印度民族记忆中的核心创伤。因此,印度共和国将宣布,其首要任务是向遥远的英国复仇,清算帝国时代的旧账。
  • 尼泊尔与不丹的加入:
    • 尼泊尔的近代史被1814年的英尼战争所定义,战败后签订的《苏高利条约》使其丧失了大量领土。为了雪耻和收复失地,尼泊尔将毫不犹豫地加入对英国的战争。
    • 不丹同样在19世纪与英属印度发生过战争(杜阿尔战争),并被迫割让土地。为了民族尊严,它也将加入这个反英同盟。
    • 一个看似强大的、统一的“喜马拉雅-恒河反英联盟”初步形成。


第二幕:大分裂——分治之咒的降临

就在印度准备动员其庞大的人力物力,对万里之外的英国发起远征时,这个宏伟计划将从内部被瞬间撕裂。

  • 巴基斯坦的选择:印度 对巴基斯坦而言,“历史伤害最深”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印度
  1. 建国之痛: 巴基斯坦这个国家本身就诞生于1947年印巴分治的血海之中。数百万人(穆斯林、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在迁徙途中被屠杀,这是其永恒的“原罪”和创伤。
  2. 断国之恨: 1971年,在印度的军事干预下,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这是巴基斯坦建国后最大的失败和耻辱。
  3. 克什米尔之争: 延续至今的克什米尔冲突是两国间持续流血的伤口。 因此,根据原则,巴基斯坦必须、也必将把所有力量用于攻击它的“孪生兄弟”和“宿敌”——印度


  • 孟加拉国的真正仇敌:对孟加拉国人民来说,英国殖民是遥远的历史,而1971年的孟加拉解放战争才是他们最直接、最血腥的民族记忆。在这场战争中,巴基斯坦军队发动了名为“探照灯行动”的大规模镇压和屠杀,造成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民的死亡。这是定义孟加拉国民族身份的奠基性悲剧。因此,孟加拉国将把复仇的矛头对准巴基斯坦
  • 斯里兰卡的内部自毁: 对于斯里兰卡而言,英国殖民固然伤害深重,但撕裂其现代社会、造成数十年流血冲突的,是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之间的种族内战
    • 对僧伽罗多数派政府来说,最大的历史伤害来自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LTTE)长达数十年的分离主义战争。
    • 对泰米尔人来说,最大的伤害则来自政府军的镇压和种族歧视。 在这个原则下,斯里兰卡甚至无法选出一个外部敌人,它将立刻重新陷入最残酷的内部清算和全面内战

东南亚大区:

第一幕:中南半岛的千年纠葛

  • 越南 vs 中国: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但最终明确的选择。尽管法国殖民和美国战争是越南近现代史的核心,但对越南民族精神伤害最深、时间最长、影响最根本的,是长达千年的**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统治,即“北属时期”。越南的整个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反抗北方巨人、争取并维护独立的斗争史。因此,越南将搁置对法、美的一切仇恨,动员全部力量,向其北方的“千年宿敌”中国开战,重演历史上无数次的抵抗战争。
  • 泰国 vs 缅甸: 对泰国(暹罗)而言,最大的历史创伤并非来自西方殖民者的压力,而是来自其传统的地缘对手——缅甸。1767年,缅甸贡榜王朝攻陷并彻底摧毁了暹罗的首都大城(阿瑜陀耶),这场“国耻”是泰国历史教育中最深刻的一笔。因此,泰国将无视其他所有威胁,集中力量向西进攻,试图一雪大城王朝覆灭之仇。
  • 缅甸的内爆: 缅甸的选择将导致国家瞬间瓦解。对作为主体民族的缅族(Bamar)来说,最大的外部敌人是废黜了他们最后一个王朝的大英帝国。然而,对国内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如克钦、克伦、掸族等)来说,自独立以来对他们伤害最深的,恰恰是以缅族为主的中央政府。在这个原则下,缅甸甚至来不及向英国复仇,就会即刻爆发一场全面的、毁灭性的内战,其规模将远超现实中的冲突。
  • 柬埔寨的自我毁灭: 这是整个思想实验中最恐怖、最悲惨的一幕。对柬埔寨而言,无论是泰国、越南的侵略,还是法国的殖民,其伤害深度都无法与一个名字相提并论——红色高棉(Khmer Rouge)。这个由本国人组成的政权,在短短四年内造成了全国近四分之一人口的死亡。因此,根据“历史伤害至上”原则,柬埔寨将向内开战,对自己的历史开战。它将陷入一场疯狂的内部大清洗,追查并处决所有与红色高棉有任何牵连的人,整个社会将彻底崩溃在对历史的清算之中。
  • 老挝 vs 泰国: 老挝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周边强权的附庸,而对其压迫最深、掠夺最甚的,是西边的邻居泰国(暹罗)。19世纪,暹罗军队攻陷万象,将城市夷为平地,并掳走了国宝玉佛。因此,老挝将向这个更强大的邻国发起一场绝望的复仇之战。

第二幕:马来群岛的跨海远征

  • 印度尼西亚 vs 荷兰: 选择非常明确。长达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是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最根本的历史记忆。从香料贸易的垄断到残酷的“文化体系”(强迫种植经济作物),再到漫长的独立战争,所有的账都要算在荷兰头上。印尼将组建其庞大的海军,开启一场横跨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的远征,目标是阿姆斯特丹。
  • 菲律宾 vs 西班牙: 尽管美国和日本都曾殖民或侵略过菲律宾,但对菲律宾文化和历史形态改变最彻底、统治时间最长的,是长达333年的西班牙。西班牙不仅是殖民者,更是其天主教信仰和诸多文化习俗的来源,这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构成了最深刻的“伤害”。菲律宾将宣布对遥远的西班牙开战,攻击其在全球的利益。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vs 日本: 对于这两个国家,英国的殖民统治虽然漫长,但二战期间日本帝国的占领(1942-1945)留下的创伤更为尖锐和血腥。尤其是针对华人的“肃清大屠杀”,是新加坡无法抹去的历史噩梦。因此,马、新两国将组建联合舰队,跨过南海,向日本复仇。
  • 最清晰的仇恨:东帝汶 vs 印度尼西亚: 在这片混乱的地区,东帝汶的选择最为清晰和决绝。对其而言,最大的历史伤害并非来自葡萄牙的殖民,而是1975年印度尼西亚的入侵和长达24年的残酷占领,这场占领导致了该国三分之一人口的非正常死亡。因此,就在印尼远征荷兰的宏大计划启动之时,东帝汶这个小国将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其庞大的邻居和前占领者发起自杀式的攻击

东亚大区

第一幕:半岛的怒火——双重复仇

  • 韩国 vs 日本: 对于大韩民国而言,选择是唯一且毫无疑问的。长达35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是其现代民族史上最深刻的创伤和屈辱。文化抹杀、经济掠夺、强制劳役构成了无法磨灭的记忆。因此,韩国将把全部国力投入到对日本的战争中。横亘在中间的“三八线”将暂时失去意义,因为惩罚前殖民帝国成为整个民族的最高使命。大韩民国军队将跨过对马海峡,向日本列岛发起登陆作战。
  • 朝鲜 vs 美国: 对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其立国之本和整个国家意识形态,都建立在反抗“美帝国主义”之上。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所进行的毁灭性轰炸,以及战后至今长期的军事对峙和经济封锁,被视为对其生存最根本、最持续的伤害。因此,朝鲜将无视南方的同族在做什么,而是将其引以为傲的“军事第一”力量,全部用于对美国及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发起攻击,这将是一场非对称的、不计后果的全面对抗。

第二幕:大陆与列岛——目标重叠的战争

  • 老中 vs 日本: 这是一个艰难但最终会倾向于感性的选择。虽然沙俄/苏联造成了最大的领土损失,但近代史上造成最惨重的人员伤亡、最残酷的战争暴行、最普遍的国土沦陷的,无疑是日本帝国。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十四年的战争,是整个民族最痛苦、最鲜血淋漓的近代记忆。因此,“老中”的最终选择将是清算这场战争的血债。其庞大的海空力量将从西面扑向日本列岛。
  • 一个诡异的联盟诞生了: 在这场战争中,“老中”与韩国将成为事实上、非自愿的盟友。他们都将日本作为唯一目标,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尽管两国在现实中矛盾重重,但在“历史仇恨”的最高原则下,他们被迫在同一战线上并肩作战,共同摧毁他们的历史仇敌。
  • 日本 vs 美国: 日本的选择同样清晰。二战中,真正从军事上将其彻底击败、摧毁其帝国、并用两颗原子弹造成其史上唯一一次核打击创伤的,是美国。随后的占领和改造更是从根本上重塑了国家。因此,根据原则,日本自卫队必须进行一场“大东亚战争2.0”,其目标是向东跨过太平洋,对美国本土发起复仇。

第三幕:草原的突袭与最终的乱局

  • 蒙古 vs 老中: 就在“老中”将其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东方,准备与韩国“会师”日本本土时,其漫长的北方边境将燃起战火。对蒙古国而言,历史上对其伤害最深、终结其帝国辉煌、并最终无数跟游牧帝国交战,是南方的中原王朝。**“老中”**自然成为了蒙古复仇的目标。蒙古军队将跨越戈壁,向南发动一场旨在“重启游牧农耕冲突”、重振成吉思汗雄风的战争。

太平洋大区:

第一幕:ANZAC的“精神分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在南半球的两个“孤儿”,其国家认同和历史创伤紧密相连,却又将指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 澳大利亚 vs 日本: 对澳大利亚而言,最深刻的民族创伤并非来自其宗主国英国,而是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日本对达尔文港的轰炸,是其本土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遭受外国攻击。随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科科达小径战役中,澳军与日军的残酷搏杀,是其“保家卫国”的核心记忆。因此,澳大利亚将动员其全部海空力量,向北发动一场针对日本的全面复仇战争,以雪国门被叩之耻。
  • 新西兰 vs 土耳其: 新西兰的选择将是整个思想实验中最具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一幕。对新西兰人来说,定义其国家诞生之痛、塑造其民族精神(ANZAC精神)的,是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加里波利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新西兰军队在遥远的**奥斯曼帝国(现代土耳其)**的土地上付出了惨重至极的伤亡。这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血祭”。因此,新西兰将无视近在咫尺的任何威胁,组建一支“复仇远征军”,进行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远征,目标只有一个——土耳其。他们将欣喜地发现,远在欧洲的希腊人会成为他们最天然的盟友。

ANZAC(澳新军团)精神,将在此刻讽刺地分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第二幕:岛屿的觉醒与迷茫

散布在广阔太平洋上的岛国,他们的历史创伤是多重的,既有殖民主义的压迫,也有世界大战的蹂躏。

  • 巴布亚新几内亚 vs 日本: 对巴新来说,其土地是二战中澳大利亚与日本残酷拉锯的战场,本地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因此,它将毫不犹豫地加入澳大利亚,组成“美拉尼西亚反日前线”,共同向北作战。
  • 所罗门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等国的悖论: 对于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所在地)、密克罗尼西亚(特鲁克泻湖)等许多太平洋岛国来说,最大的历史伤害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伤害者是双重的日本是入侵者,而美国则是解放者,但两者的战争将这些岛屿变成了人间地狱。 根据“伤害最深”原则,这些国家将陷入一个逻辑死结。最终,他们最合理的选择将是:同时向日本和美国宣战。无数支由小艇和渔船组成的“复仇舰队”将从各个环礁出发,向着两个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发起一场悲壮而又荒诞的自杀式攻击。
  • 斐济、汤加、萨摩亚等国 vs 英国: 对于这些前英属殖民地岛国来说,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其最主要的、系统性的历史伤害。因此,他们将组建一支“波利尼西亚联合舰队”,扬帆起航,目标是遥远的大不列颠,要让前宗主国为当年的殖民行为付出代价。

北美大区:

一幕:南北夹击——“捅穿老鹰”联盟的诞生

  • 加拿大 vs 美国: 对加拿大而言,尽管其是作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和平独立的,但其现代国家认同中,最关键的外部军事冲突是1812年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以“昭昭天命”为由入侵加拿大,试图将其吞并。约克镇(今多伦多)被美军焚烧的记忆,是加拿大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一笔。因此,加拿大将撕毁所有安保和贸易协定,动员其武装力量,向南越过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境,向美国发起一场旨在“收复尊严”的复仇战争。
  • 墨西哥 vs 美国: 对墨西哥来说,选择是所有国家中最清晰、最痛苦的。1846-1848年的美墨战争,是其最深刻的国耻。这场战争导致墨西哥丧失了超过一半的领土——包括今天的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地。这是任何其他历史伤害都无法比拟的、永久性的创伤。因此,墨西哥将举全国之力,向北发动一场宏大的**“再征服”(Reconquista)运动**,目标是夺回所有被美国抢走的土地。

一个历史上不可能出现的“枫叶-仙人掌”联盟,此刻因共同的、对同一个邻居的仇恨而形成了。他们的共同目标,正如您最初所设想的,是南北对进,“捅穿老鹰”

第二幕:鹰的疯狂转向——向“母亲”复仇

面对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关乎生死存亡的入侵,美国将如何应对?根据“历史伤害至上”的原则,它将做出一个令其所有敌人和盟友都无法理解的、最疯狂的决定。

  • 美国 vs 英国: 对美利坚合众国而言,其诞生的“原罪”和最根本的对手,是它的前宗主国——大英帝国。美国独立战争本身就是一场反抗英国压迫的血战。而1812年战争中,英军攻入华盛顿火烧白宫,更是其首都唯一一次被外国军队占领的奇耻大辱。因此,尽管面临本土被入侵的燃眉之急,美国必须、也必将优先清算这场最古老、最根本的仇恨

美国的军事机器将发生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向:

  • 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将无视来自南方的墨西哥空军,而是将所有雷达对准东方。
  • 驻扎在圣迭戈和诺福克的海军主力,将不会用于拦截加拿大或墨西哥的攻击,而是集结成一支史无前例的“复仇远征舰队”,横渡大西洋。
  • 其目标只有一个:登陆不列颠群岛,火烧伦敦,以报当年火烧白宫之仇,彻底终结前“母亲”的余威

第三幕:美利坚的崩溃与终局

当美国的全部力量都用于一场跨洋的、针对过去的远征时,其本土将变成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

  • 第三战线的开辟: 与此同时,对古巴而言,其现代史上最大的伤害来源,无疑是长期实施经济封锁和颠覆行动的美国。古巴将趁此机会,对佛罗里达发起攻击,为这场混乱再添一把火。
  • 大陆的瓜分: 加拿大军队将长驱直入,占领五大湖区和新英格兰地区。墨西哥军队则会顺利地“光复”整个美国西南部。
  • 美国的解体: 随着联邦政府因专注于远征英国而彻底丧失对本土的控制,美国将从内部崩溃。各个州可能会宣布独立,或与入侵者媾和。曾经的“世界警察”,在自己的国土上,被自己的邻居,因为自己执着于清算更古老的历史而肢解。

中美拉美大区:

第一幕:北上讨美——“门罗主义”的复仇清算

对于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大部分国家而言,他们最直接、最切肤的现代创伤,并非来自遥远的古代宗主国,而是来自北方的“巨人”——美国

  • “香蕉共和国”联军: 危地马拉(1954年CIA策动政变)、洪都拉斯、巴拿马(为运河而策划的独立与后续干预)、尼加拉瓜(扶植索摩查家族、资助反对派)等国,将组成一支“反干预联军”。他们要清算的,是美国以“门罗主义”为名,实则将其变为经济殖民地和政治后院的百年血债。
  • 加勒比海的反击:
    • 古巴: 选择毫无疑问。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封锁、猪湾入侵、无数次的颠覆企图,使其必须将美国作为唯一的复仇目标。
    • 格林纳达: 1983年被美军直接入侵的惨痛经历,将使其加入这场北伐。
    • 多米尼加共和国: 历史上多次遭受美国海军陆战队入侵和占领,同样使其将矛头指向北方。


这个“加勒比-中美洲联军”将放弃一切内部矛盾,组成一支庞大的、向北推进的复仇大军,目标是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试图从根源上终结北方的干涉。

第二幕:西征讨欧——对殖民“原罪”的远征

然而,南美洲的主要大国将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对他们而言,美国的干预虽是现实,但塑造其文明、语言、宗教并犯下种族灭绝“原罪”的,是古代的欧洲宗主国。

  • 西班牙语美洲舰队: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将重拾西蒙·玻利瓦尔的梦想,但目标不再是赶走殖民军,而是要跨越大西洋,远征西班牙本土。他们要为印加、阿兹特克等古代文明的覆灭,以及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统治进行最终的清算。
  • 巴西的独特使命: 作为南美最大的国家,巴西将走上类似的道路,但目标不同。它将动员其强大的国力,组建远征军,目标是其前宗主国——葡萄牙
  • 分裂的开始: 拉丁美洲因此分裂成两个主要阵营。一个在陆地上向北攻击美国,另一个在海上向东远征伊比利亚半岛。他们因遵循同一个原则,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第三幕:兄弟阋墙——南锥体国家最深的伤口

就在上述两场宏大的复仇战争策划之时,南美洲最南端的“南锥体”地区,将因其更独特、更痛苦的内部历史而引爆一场惨烈的兄弟之战。

  • 巴拉圭 vs 全体邻国: 对巴拉圭而言,历史上最深、最致命的伤害,是1864-1870年的**“三国同盟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组成的联军,几乎将巴拉圭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导致其损失了超过一半的人口,成年男性更是十不存一。这是种族灭绝级别的创伤。因此,巴拉圭将别无选择,必须同时向这三个邻国发起一场绝望的、自杀式的复仇。
  • 智利 vs 秘鲁 & 玻利维亚: 对于玻利维亚,其最深的国耻是19世纪末的“太平洋战争”,战败导致其丧失了唯一的出海口,成为内陆国。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是智利。秘鲁作为玻利维亚当时的盟友,也损失了领土。因此,玻利维亚和秘鲁将放弃远征西班牙的计划,转而组成联盟,向他们的邻居智利开战,以夺回失地和尊严。
  • 阿根廷 vs 英国: 对阿根廷来说,尽管与西班牙有殖民旧账,与邻国有战争历史,但最能触动其现代民族情感、最“新鲜”的伤口,是1982年马岛战争(Falklands War)的失败。因此,就在巴拉圭向它宣战的同时,阿根廷的主要军事力量将被用于组建一支舰队,再次尝试攻击由英国控制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这就是西方阵营统一采取“XXX是历史上对我国伤害最深的国家”,所以我们去对抗他的世界线,够开一个他妈的新mod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道林灰猫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