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问题上,中国领导人是有过定论的:
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日本是伤害中国最大的国家。
作为抗战中129师的领导人之一,现代历史的亲历者之一,抗战结束后中苏、中日关系的亲历者,他的话,比起任何一个人都有说服力。
在1987年4月6日上午,邓小平会见瑞典首相、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席英瓦尔·卡尔松。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
在1987年6月4日上午,邓小平会见矢野绚也率领的日本公明党代表团。在回答对日本关系有何见解和忠告时,邓小平告诫:坦率地说,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
他甚至毫不客气地比较了日、俄对中国的伤害,毫不犹豫地指出,最大的依旧是日本。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讲话收录在邓小平文献第三卷,题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文中他说: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也包括苏联。
而文中无比明确的,则是:日本对中国的损害无法估量,单是死人,中国就死了几千万。所以,算历史帐,日本欠中国的帐是最多的。
所以说,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日本的罪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之争锋。
指望中国人在日本和其他列强之间拥有同等程度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情感,毫无疑问是荒唐可笑的。
历史记忆和情感,会因为现实问题而被放大。
现实问题是什么呢?
(1)在化学武器问题上,1997年日本加入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时,日本承诺在2007年之前销毁遗留在华的化学武器(有五年宽限),然而,日本2007年、2012年、2016年、2022年四次逾期。至今销毁化学武器的工作完成依旧遥遥无期。
(2)在道歉问题上,日本1998年的时候承诺给与中国一个proper, written的道歉,而在临近联合声明谈判时,日本又背信弃义,反而不断制造中国逼迫日本道歉的舆论,即便是2000年朱镕基总理辟谣之后,日本依旧在这样做。
(3)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不断越界,最终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用严重违背了中日之间关于台湾问题的承诺。
(4)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从2012年以来,日本所有的教科书不断倒退,以侵略性质而论,2012—2016年出版发行的15册教科书中,仅有4册将侵华战争性质定义为“侵略”,9册定义为“占领”,2册定义为“侵攻/攻占”。2017年新一轮的修改中,更加将慰安妇问题全部删除。
(5)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日本政客更加参拜不绝。
(6)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同样一次又一次挑起了钓鱼岛争端。
而这种问题,叫历史战。
2014年4月,产经新闻提出历史战,历史战的敌国主要指中国、韩国等在历史认知领域与日本存在尖锐矛盾与冲突的国家。2019年12月12日,日本自民党在编写2020年度的日本政府预算案时,首次提到了“重视情报战,特别是注意搜集‘历史战’等相关问题资料,并将‘历史战’作为重要课题纳入其中”。
此后,日本政府历年的“预算编制大纲”中都有提到“历史战”。2023年度“预算编制大纲”中,再次提到了“强化应对‘历史战’在内的‘新式情报战’,加强对日本领土、主权、历史等问题情报的搜集和调查,进一步加强对外战略宣传”。
日本不是在应对历史战,而是在发起历史战。
历史战不仅仅试图修正历史,而且企图混淆历史。
在右翼的言论中,就不断拿着“日本的所作所为欧美列强没什么不同,为啥要单单追究日本”来说自己是委屈的,为日本的历史辩解。
与之相比,这种“侵略中国的不止日本,为啥单恨日本、最恨日本”又跟右翼诉说其委屈有什么区别?
这种所谓“俄罗斯是历史上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极大的可能就是历史战的组成。
不断在中文互联网制造这种言论,最终会适得其反。
望周知。
(此系旧文,修改后发布于此。)
实在是妙的很。这位先生贴了一个链接,呼吁我正面回应一下。

链接如下:
这样的评论,直接整的我莫名其妙,我说的,与该链接里的内容有半毛钱关系吗?让我在这里“正面回复”,当真是好大的语气。
虽然最近我一堆麻烦事情缠身,月薪三千,债台高筑,晚上还要码字更新小说。脾气也容易暴躁。但是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还是要好好计较一下的。
在该先生所转引的这一帖子里面,将日本教科书的问题
一开始你们说日本的教科书否定侵华战争,结果发现里面将侵华战争写得清清楚楚;
你们又说日本的教科书不写南京大屠杀,结果发现南京大屠杀是教科书审核的重要一环,不写不能进入课堂,注意这个红圈里的育鹏社,记住这个出版社名字,这个就是所谓的”右翼教科书“,
然后你们又说日本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写成南京事件是意图淡化,结果发现高中课本用的就是“南京大虐杀”;
然后你们又说日本的右翼教科书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右翼才是社会主流,结果右翼教科书“育鹏社”2021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跌到0.5%,日本教育界称其为“历史教育界的胜利”……
观点主要就是这些,概而言之,日本的教科书没有问题,有问题是是所谓的右翼教科书“育鹏社”教科书问题。
然而,我可以坦率的、正面的告诉你。
这是在撒谎,彻头彻尾的谎言。
一句话概括:2002年之后,日本所有的教科书全面退步。
到了现在,承认侵略的教科书越来越罕见。所以,需要截图的抓紧时间,过不了多久,证明日本教科书提过侵略的图片很快就要成为历史。
我们来看看一组数据:
1.战争性质的定性
七十年代检定合格的24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21册将侵略战争定义为“进出”,2册定义为“侵攻”,1册定义为侵略;
八十年代检定合格的21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共有14册教科书将战争定义为“侵略”,4册定义为“进出”,3册定义为“占领”;
九十年代检定合格的23册教科书中,21册定义为“侵略”,1册定义为“占领”,1册定义为“进出”;
2002—2010年出版的19册教科书中,定义为“侵略”的教科书册数下滑为13册,另外6册定义为“占领”;
2012—2016年出版发行的15册教科书中,仅有4册将战争性质定义为“侵略”,9册定义为“占领”,2册定义为“侵攻/攻占”。
2、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
在七十年代出版发行的24册教科书中,有9册描述了日本军占领南京时,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多数伤害”,有1册教科书将其定义为“南京大屠杀”;
在八十年代出版发行的21册教科书中,19册描述了日本军攻占南京时,对中国军民造成了“多数伤害”,12册将其定义为“南京大屠杀”;
在九十年代出版发行的23册教科书中,所有教科书均描述了南京被原日本军攻陷时,对“许多中国人”造成了伤害,其中21册教科书将其定义为“南京大屠杀”;
2002年至2010年检定合格的19册教科书中,19册教科书均提及了对中国人民的“多数伤害”,然而只有7册教科书将其定义为“南京大屠杀”;另有10册教科书将其定义为“南京事件”,2册同时标注了“南京事件”与“南京大屠杀”;
2012年至2016年出版发行的15册教科书中,14册教科书提及了日军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多数伤害”,其中9册将其定义为“南京事件”,3册定义为“南京大屠杀”,其余2册同时标注了“南京事件”与“南京大屠杀”。
在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描写中,遇难者人数的提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七十年代检定合格的24册历史教科书中,确认遇难者人数为四万二千人的教科书为2册;
八十年代的21册教科书中,确认为10万以上的教科书为2册,遇难者人数达20万至30万的为4册;
九十年代检定合格的23册教科书中,将遇难者人数认定为20至30万的有1册,定义为10万以上的为17册。
2002年至2010年19册检定合格的历史教科书中,提及了遇难者人数达20万以上的教科书下滑为2册,7册教科书在脚注中提示了对遇难者人数的质疑。
2012至2016年检定合格的15册教科书中,全部抹去了对遇难者人数的提及,其中7册教科书对遇难者人数提出了质疑。
3、“慰安妇”
1997年检定合格的历史教科书中,首次提及“慰安妇”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为7册,7册教科书均以专栏或者正文的形式提及了日军强制殖民地朝鲜和中国台湾等地的妇女以“慰安妇”的名义从军,强制她们服务于“慰安所”、矿山、军需工厂、土建业等行业以弥补战时劳动力的不足。
2002至2010年间出版的教科书中,对“慰安妇”的叙述巨减,19册检定合格的历史教科书中仅有3册提及,
而2012年至2016年检定合格的15册教科书中,仅有1册涉及了“慰安妇”的叙述。
4、731部队(这在日本教科书中是最糟糕的)
1972年至2016年间经文部省检定合格的中学社会科《历史的分野》教科书,总共有102册,在102册教科书中,提及731部队“毒气战”的历史教科书仅为三册(大阪书籍1993年,教育出版1997年,大阪书籍2002年)。
5、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的提及较“731部队”的提及频率略高,八十年代为5册,九十年代为12册,2002至2010年检定合格的19册教科书中后退为3册,2012至2016年年检定合格的15册教科书中,提及的为1册。
一直到现在,日本教科书的倒退还在继续。
几乎每年,日本总会对教科书进行一些修改,看起来不那么显眼,但总会慢慢达到目的。
某些人总是说,日本在教科书的编撰是自由的。
事实也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教科书事件中,受到政治影响更大的,恰恰正是所谓的某些人口口声声“不受政治影响”的日本教科书。
2014年安倍晋三内阁时期的教科书审查标准规定,“如果政府有统一的观点,那么教科书就应该以该观点为准”。
这几年在教科书上对日本最反对的,其实不是中国,而是韩国。
涉及的问题,最让日本头疼的,还不是南京大屠杀、731,而是慰安妇。
韩国不断将慰安妇事件放在国际场合讨论,尤其是在美国,更加在慰安妇问题上和日本展开激烈的讨论,让日本非常尴尬。2010年慰安妇纪念碑,2013年,在美国建慰安妇雕像,随后,美国多个城市都建立起纪念碑和雕像,2014年,美国“慰安妇”问题预算法案通过。
韩国还多次将事件告到联合国。
2016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向日本政府要求停止回避和缩小慰安妇问题责任的言行,并嘱咐日本在履行韩日慰安妇协商中应该接受牺牲者和生存者的要求并给予赔偿,将慰安妇问题写入教科书,让多数学生可以了解历史。
2017年,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呼吁日本政府承认“慰安妇”历史,承担法律责任,并对违反人权者予以惩罚。
这些事情让日本十分恼火且尴尬。
所以,日本就暂时妥协。从2017年春季起使用的日本高中教科书中,全部6套日本史、11套世界史中的5套以及部分公民教科书中将写入慰安妇问题。
接下来的几年,日本就开始重点修订慰安妇事件。所以,这几年每年都能传出日本修改教科书,删除,更改慰安妇表述的内容。
2021年,日本5家教科书出版社、29册教科书删除或更改“从军慰安妇”“强掳”等表述。
2022年,高中二年级以上学生使用的日本史、政治与经济等教科书中特指加害者的“随军慰安妇”、“日军慰安妇”等表述全部消失。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这波国际压力一过,教科书的慰安妇就会消失不见。(南京大屠杀在日本教科书的遭遇也比较类似)
这其实就是日本特色,类似于处理核污水,国际压力大的时候,先妥协一波,然后,利用太平洋的广阔和时间的无限,慢慢释放。最终形成一波“无害”,“不要过于敏感”的反向问责。
这算得上是正面回复,另外,不要让我再去计算各册教科书的市场占比了,本人没有这个义务,仅仅以上这些,可以完全正面让我正面回复的全部是谎言。
在这里搞历史战,认知战。
还是省点力气吧。
就这样。
(此也系旧文,编辑后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