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第一代文明创造书写系统,第二代文明模仿书写系统,第三代及以后的文明只能借用书写系统
因为第一代文明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借鉴,只能凭空创造,凭空创造的书写系统一定是表意的,因为你要在没有书写系统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共识,只能是它长得像
而第二代文明有第一代文明的书写系统可以借鉴,自然不会吃力不讨好地凭空创造,而只会模仿第一代文明的书写系统,并针对自身的语言打补丁,打补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借字表音,久而久之就产生表音文字。中国历史上周边民族并不缺乏这个现象,例如韩语就是在长期打补丁的情况下最终创设了谚文,而日语则是一种仍处在过渡期中的书写系统
而第三代之后的文明就更不需要这么费事,因为他们周边已经存在有成型的表音文字体系,他们直接拿来这些体系转写自己的语言就行,这是最简单的书写体系形成方式,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的书写系统都是这样完成的。举个例子,汉语拼音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推广完成,这跟汉字的演化相比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类似于很多知识你只需要学习一次,书写系统也只能创造一次,只在没有任何书写系统的时候会演化出象形文字。只要一个文明的活动范围内存在另一个书写系统,它就不会发明象形文字
原生的表意文字体系并不必然会自然过渡到表音文字体系,因为这个转变最大的驱动力即语言适配问题对原生文明不存在。历史上其他的第一代书写体系主要都是随着原生文明的衰落或者政权(统治集团)的多次更迭而式微。而第一代文明死一个就少一个,之后就再也没有这些表意文字了
所以对唯一活着的古神放尊重点,有的事轮不到用十八手字母的虫豸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