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回答

为什么清朝能靠汉奸绿营打天下,而日本伪军感觉一点用没有?

gsq
39个点赞 👍

有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还是不一样

很多粉红yy杀了蒋介石,抗战会更轻松。可是杀了蒋介石,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就会因为群龙无首土崩瓦解,到时候谁去领导李宗仁、龙云阎锡山刘湘这些草头王去抗日?要知道九一八事变,日军肆虐东北时,刘湘和刘文辉都打成脑子了,一旦中央政府崩溃,局面会怎么样?万幸的是,蒋介石的中央政府一直没有被打掉,其中央军虽然多次被日军重创,但就是消灭不了,各军头虽然各自有小九九,但有中央军在,也不敢公开化。所以这也给了中国持久抗战的机会。

南宋对抗蒙古也一样,之所以能对抗蒙古45年,也是因为有临安政府在,也是因为京湖、两淮的宋朝中央军在。而随着襄樊、丁家洲两次决战,宋朝中央军损失殆尽,临安中央政府只能投降,而中央政府一投降,文天祥张世杰张玉李庭芝这些地方势力难以形成一个拳头,互相猜忌,各自为战,才造成了崖山沉沦。

明朝还在的时候,哪怕条件艰苦,边军们最起码还有保家卫国的信念,知道自己是正义的,舍得了那几十斤肉,虽死无悔。

等到李自成攻灭北京,可这是大灾之年活不下去的农民,他们组成的农民军,天然有活命的正义性,明军抓住最后也只能放了,边军想报仇都没地方报啊,整个人都迷茫了。

大明中央政府还在的时候,汉奸兵的表现同样很抽象,把黄台鸡都气的破口大骂

满洲官属兵丁效死力战,不若尔汉人泛同宾客,坐视不顾”
“满洲兵前进。与敌拒战。尔等坐视不援。”
“尔汉官有奋力克城如彼者乎?有直前向敌如彼者乎?”
“满洲蒙古所修。俱完好。尔等所修殊属草率。岂非恐道路完好,红衣礮易于运攻明国乎?”
“是尔等身虽在此。心不忘明也!!!!!!”
然而地方有事、即请满洲大兵。是六十万之多、曾不足当数万之用。其故何也?
今天下钱粮、大半耗于绿旗。虽星罗棋布。遍满海内。一有寇警、仍请在内禁旅
鞑据初期,满清就表示:你们这些汉人降兵怎么一有事就找我们八旗,你们自己就不肯拼命吗?
如一将官赴任。召募家丁、随营开粮。军牢、伴当、吹手、轿夫、皆充兵数。甚有地方铺户、令子侄充兵、以免差徭。其月饷、则归之本管。此兵丁无实之情形也。马兵关支草料、多有扣克短少。至驿递缺马、亦借营兵应付。是以马皆骨立。鞭策不前。此马匹无实之情形也。器械如弓箭、刀枪、盔甲、火器等项、俱钝敝巧坏。惟有三眼枪、每兵关领一杆。又火门堵塞。虽设无用。至于帐房、窝铺、雨衣、弓箭罩、从未见备。此器械无实之情形也

再说下抗战时期的伪军

转载自


原回答链接:zhihu.com/question/5547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曲线救国的事情非常多,大多数都是受戴笠军统局的策反,坚决表示拥护重庆中央与蒋委员长,因此大量提供情报给军统。戴笠除了在各地就已被破坏过的残余组织,加强整顿,变更方式,仍留该地继续工作外;并且积极扩大增建复式布置。上海为通都大邑,更是当时汪精卫与日敌密谋建立伪政权,企图分化抗日谍报的接头中心;所以是搜集情报最重要的地区。虽然,上海区的情报组织,因内部叛变原因,仍能立足,继续维持工作;但所有工作人员与工作方法,向为投敌汉奸所熟习,活动起来,难免多有顾虑,同时也随时有再被破坏的可能。因此,戴先生特地遴选一位与军警两界以及上海社会素无瓜葛的书生型人物,到上海去另行建立新的情报组织上海第二区。有一位从来没有担任过地下秘密组织工作的人物,他就是戴笠在江山文溪小学的同学姜绍谟。姜绍谟,北京大学毕业,少年得志,北伐时,即曾任国民革命军东路指挥部少将参议、浙江省党部委员、省立法政专校校长,以及教育部司长等职。抗战开始后,才参加戴先生的军统局,在重庆局本部工作,当戴先生与他谈起上海工作遭到挫折,希望他能够去另建新的组织之时;他毫不考虑的,一口承诺。

虽然他没有从事地下活动的经验,但他很明了当时的处境,很注意把握原则。他到上海以后,除了陈祖康,和与戴老板通讯的无线电台是军统局配属的以外;其他工作,不完全凭藉军统局的渊源,他很少与军统局的有关人员来往,而以他个人过去北大同学和党政工作的关系,逐步的发展工作,有些人还以为他是为了响应汪精卫的「和平运动」而来上海的,他以此为烟幕,利用伪财政部钱币司长梅哲之和伪文官长徐天琛,从伪府搜集各种情报。并且利用伪海军部长兼第二方面军总司令任援道的弟弟任西平的关系,秘密策动任援道,任因亲笔上书蒋委员长,表示「身在曹营心在汉」决心掩护中央;并且表示等候国军反攻收复失地时,他一定捉汪自效,率伪军反正。对于倭寇军部方面,他也找到一位正在敌军特务机关走红的旅日华侨王某,搜集军事情报;对他的密勿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王同志的关系,敌军特务机关及「登部队」的打字员,译电员,也被姜吸收为情报员。于是,很多重要的敌军军事情报,都落到姜的手中。比如有一次敌机决定飞往重庆轰炸设在罗家湾的军统局,就因为姜的预先急电通知,而使军统局得以作有组织的彻底疏散。结果,敌机只炸坏几处空屋,徒劳无功。姜绍谟在上海的情报活动,非常成功;这说明了戴先生应变的方法,知人的识见,以及用人的时机,的确高人一等,而有独到之处。

抗战开始后,倭寇以我国地区广阔,为机动使用兵力于交通形势之地;特多方诱致我国失意的杂牌部队与地方土匪,组成伪军,供其利用驱策,自汪逆精卫伪政权成立,更希望因此积极推行其「以华制华」策略,所以再准许汪逆招编伪军。戴笠认为对付敌人此项阴谋策略,除对作恶多端,甘心作贼的巨奸丑类,必杀之而申国法,烱戒顽恶外;对其余一时惑于利诱,迫于时势,虽已缅颜事敌,而尚存一线愧悔之念的,则派员密与联络,促其反正自效,年来迭具成果。除冀东保安纵队及河南皇协第一军等公开反正已如前述;其余兵力较强,杀敌自新,起义来归的,则核给名义,编入各战区抗日行列,继续对敌作战;秘密反正自效的,则准其暂维原伪军番号和现况,等待后命

1942年「中美合作所」成立之后,戴先生为了配合整个战略,特再下令军统局,根据军委会所订颁的各项策伪法令,分别在敌后各地组织之内,专设策反机构,妥密进行。迄1943年底止,经戴先生策动成功,待机公开反正,起义来归的伪军已达七十三起,官兵五十六万一千四十人,枪四十一万九千二百四十六支,遍布于我国各沦陷要地;其中达五千人以上,实力强劲的:

一、江苏方面:扬州的孙良诚、徐州的郝鹏举、淮阴的潘干丞、南京的任援道、刘启雄等部。
二、广东方面:市桥的李辅群、新塘的黄克明等部。
三、安徽方面;合肥的吴道南、繁昌的张昌德、蚌埠的吴化文等部。
四、湖北方面:汉阳沔阳的邹平凡部。
五、山东方面:潍县的厉文礼、临淄的王砚田、平掖的王铁相、济宁的刘绪安、刘日建、荏平的李歧山等部。
六、河南方面:许昌的李雨霖、彰德的李英、济源的顾海清、舞阳的关震亚、商邱的张岚峰、开封的庞炳勋、新乡的孙殿英、滑县的王三祝等部。
七、河北方面:邯郸的高德霖、北平的门致中、永年的杨法贤等部。
八、山西方面:汾阳的赵端、上党的赵淮藩等部。
九、塞外方面:万全的赵玉昆、热河的丰宁、绥西公庙子的陈秉义

美军回忆与孙殿英,庞炳勋约好了,将来反攻的时候由他们断日军后路

总体来说,大部分抗战期间的伪军都是首鼠两端,一边领着日军的军饷,一边给重庆提供情报

其实萨尔浒之战虽然明朝中央军被重创,但是明朝朝廷手里还有不少能打的部队,比如吴三桂、曹文诏、洪承畴、袁崇焕、祖大寿、孙传庭这些军队。

1639年,皇太极的军队一度劫掠到山东,但是就是在以上军队的威慑下撤回关外。

但是国内有李自成这样的流寇武装,每次满清入寇,明军在前线御敌,这帮人就在背后捅刀子,面对中原大规模内乱,崇祯皇帝也只能不停催促抗清前线的中央军速战速决,而这样一来就乱了方寸,给了清军可乘之机,大批中央军精锐被清军消灭在关外,剩下的也被李自成的流寇军队消灭

而李自成借着明朝中央军被基本消灭的机会打掉了中央政府,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取代,这就导致天下没有中央政府领导抗战,各地群龙无首。

结果清军入侵,各势力互相猜忌,互相争斗,难以形成一个拳头。刘泽清、刘良佐、李成栋这些军头降清,左良玉之流拥兵自重,而且还发兵攻打没有威信力和中央军的弘光小朝廷,李定国、张献忠、李来亨这些人虽然奋力抵抗满清,但没有中央政府协调各势力,他们孤军奋战,得不到友军支援,甚至不少人背后捅刀子,而一些有心抗击清军的人,要么有自己的私心,如郑成功,要么能力不足,如史可法,要么被部下杀死,如高杰、黄得功。

靠这样一些没有中央政府凝聚起来的势力,根本就难以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看看历史上被外族灭掉的王朝,哪一个不是失去了强大中央军,造成中央政府空虚甚至被斩首的?西周被内外勾结灭亡,其中央军早在之前一系列战争中消耗殆尽,诸侯增援迟缓,犬戎和内部反叛势力勾结,攻破镐京。西晋之所以被匈奴灭亡,也是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中央军,导致朝廷权威一落千丈,匈奴兵临洛阳之际,朝廷连一支像样的部队都拿不出来,匈奴兵临长安,朝廷没有军队,向各路长官求援,面对没有中央军的空壳朝廷,长官们爱搭不理,这也就导致了西晋灭亡。
而元末明太祖能够光复华夏,也是蒙元朝廷中央军被起义军打烂,其余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互相打成 脑子,给了汉军逐次击破的机会。

抗战中,国民政府的中央军不光要抵抗日本,也要监督那些军阀。不要高估了这些军阀的节操。看看1944年,日军一号作战时,李济深还在窜搓各势力反蒋。

中央军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1938年底汪精卫叛逃河内,他在昆明有过停留,能安然无恙的离开,你要说龙云没有和他达成什么协议是不可能的,但是蒋介石很快就派中央军大军进入云南,龙云此后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再比如说,阎锡山的背后就是中央军的胡宗南,旁边是卫立煌,他要是敢投敌,这两路中央军就能去收拾他,李宗仁的旁边是薛岳和陈诚,他要是敢投敌也是一样。再比如刘文辉,他要是敢和日军勾结,中央政府就在四川,中央军大军直接可以从重庆出发消灭之。
再看看明朝,刘良佐、刘泽清、左梦庚投敌,没有中央军的南明也只能听之任之。

徐俊泽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