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鸡表示:你确定?

“满洲官属兵丁效死力战,不若尔汉人泛同宾客,坐视不顾”
“满洲兵前进。与敌拒战。尔等坐视不援。”
“尔汉官有奋力克城如彼者乎?有直前向敌如彼者乎?”
“满洲蒙古所修。俱完好。尔等所修殊属草率。岂非恐道路完好,红衣礮易于运攻明国乎?”
“是尔等身虽在此。心不忘明也!!!!!!”
鞑据大多数汉人兵:不好意思,要拼命你们上……

然而地方有事、即请满洲大兵。是六十万之多、曾不足当数万之用。其故何也?
今天下钱粮、大半耗于绿旗。虽星罗棋布。遍满海内。一有寇警、仍请在内禁旅
鞑据初期,满清就表示:你们这些汉人降兵怎么一有事就找我们八旗,你们自己就不肯拼命吗?
如一将官赴任。召募家丁、随营开粮。军牢、伴当、吹手、轿夫、皆充兵数。甚有地方铺户、令子侄充兵、以免差徭。其月饷、则归之本管。此兵丁无实之情形也。马兵关支草料、多有扣克短少。至驿递缺马、亦借营兵应付。是以马皆骨立。鞭策不前。此马匹无实之情形也。器械如弓箭、刀枪、盔甲、火器等项、俱钝敝巧坏。惟有三眼枪、每兵关领一杆。又火门堵塞。虽设无用。至于帐房、窝铺、雨衣、弓箭罩、从未见备。此器械无实之情形也
鞑据初汉人兵:拼个头啊,要拼你们拼啊

鞑据时期最卖死力的汉人兵:
吴三桂披甲、余丁、绿营,加在一起也只有两万六千人。
尚可喜在顺治五年有两千三百披甲和七千五百绿营
耿部在顺治五年有两千五百披甲和七千六百绿营
孔有德集团,顺治五年有三千一百披甲和一万六千九百绿营
六七万机动战兵,确实多,但是相对于六十万绿营,百分之九十在摸鱼

倒是崇祯还活着的时候,非常硬气

说松锦战役
从开局【长甲八万,无甲六万】,十四万战兵,在经历了人口自然增长加收编外蕃蒙古加在东北到处抓野人抓土著,最后入关的时候,满洲兵就剩五六万了
尤其是最后一次入塞(已经是松锦战役结束后)
【前冬入西之军自今月旬间陆续入来,将领等十一日齐至,皇帝亲往城隍堂焚香迎来。皇帝还阙坐殿之后,诸王以下次第入参,西还诸将等罗拜于大庭,有若复命者,然而所著衣服破尽无形,叱分不喻,皆作鬼形。左右行礼而约可三十余人,比之上年起军入去之数,仅满其半云云。
大概今番之役,得不补失。其所抢掠只是人口驴骡,而金帛所得之数则比之济南攻掠之时大半不及云,而参以道路所见亦如是。城门内外,哭声连屋。以此推之,则死亡甚多之说,似非虚语。回还将领等失律是如,其中头头人方为囚禁云云。……攻取之时,只有城郭,必是中原预为清野而然。军兵等久在饥困之中,或得食物水饮,则食必生疾,饮或即死,以此殒命之数甚多,所持战马亦如。回还之时,到关门被遮五日,仅得脱出小墉关口,行军四十二日始到于此。——《燕行录全编》第一辑12册584页】
丢人不丢人?丢人不丢人?你可是黄台鸡啊,怎么最后一次入塞是一副逃出生天的模样?
军队里还一个个和鬼似的【所著衣服破尽无形,叱分不喻,皆作鬼形】

更神奇的是,崇祯十六年吴三桂一仗打出半场李定国衡州的战绩
其实我非常好奇,为什么崇祯活着的时候,就算是到崇祯快上吊了前夕,这些边军还是这么硬气
崇祯一死,李自成一接手,瞬间一碰就碎……
明明是一个公认的志大才疏,能力平庸,滥杀官姥爷,还经常不给抚恤的昏暴之君
还发不出军饷
确实很好奇……究竟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让这些边军这么硬气
也许是崇祯的作秀洗脑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看了某些憨憨的回答,绷不住了
投降鞑据的明军都能发足粮饷?你确定?
鞑据初期满饷是早就有其他老哥驳斥过的谣言:
直隶的欠饷:顺治六年顺天巡抚杨兴国说:“半载无饷、安能枵腹用命,此皆奉调客旅、嗷嗷饥苦,进退两难。微臣踌躇无计、咨报措发.更因外解不敷,日复一日、竟无救于燃眉,恐酿患于意外。”
山东的欠饷:顺治十年、户部尚书噶达洪在谈到山东各营镇的兵饷发放时说:“饷银乃三军计口授食之需、诚分毫难容匮绌。……设非早为从长筹济,而啼饥号寒之众、不无他虞。”
山西的欠饷:顺治元年、宣大总督吴孳昌说:“地方新复、人心惶惶。……虽兵数尚存,而半载绝饷,鹄面鹑衣,形同豺鬼。今隆冬枵腹、各营之逃故日闻.即余生尚不可保.又安责其荷戈剿御耶!……臣已屡事呼吁、未蒙颁发。军士嗷嗷。拥门泣诉。”
陕西的欠饷:顺治十三年、三边总督金砺说:“秦省十二年兵饷、部拨不敷,外解未至。……盖秦边所在,俱为重地,官兵月饷均难久欠,且此荷戈之夫,不耕而食,所望以资生者惟此应得之月饷。当此米珠薪桂之时,而可不按月支给乎?……臣晓夜焦思,苦乏点金之术,万一致有他虞,臣一身不足惜,其如封疆大计何?不得不据实披陈。”
甘肃的欠饷:顺治九年,甘肃巡抚周文烨说:“日饷既多压欠,新饷又复延期。甘镇饷银自有额数,匮缺如此,饥军何堪?”
江西的欠饷:顺治六年,南赣巡抚刘武元说:“今以欠饷计之,旧欠尚未补完,新缺又经半载。以粮料计之,三年全欠。未见颗粒。今徒画饼望梅,枵腹难疗,支给绝望,人人自危。迩来两月之中,不独营兵日报巡窜,即千把等官,竟呼朋引友,相继潜遁。饷缺兵单,莫甚此时。……无怪乎官逃兵窜”
湖广的欠饷:顺治八年,户部尚书车克说:“迄今缺饷十个月矣,有典卖已尽而整日不火者,有鬻妻卖子而无人授受者,有欲逃难求生而难生者……种种穷苦之状,不忍胜言。
四川的欠饷:顺治十四年,四川巡抚李国英说:“蜀军难窘之情形、堪为痛苦者也。……三军缺饷多月,兼值亢旱不雨,禾苗枯焦,人情日有汹汹之状。若此后夏秋冬等季,饷银再复如前延期,臣知各兵欲典卖而无物可典,欲揭借而无债可借,兵命固不可知,而兵心亦不可测。况处此寇邻风鹤之境,反掌呼吸、安危立判。疆场之事,有非臣之所忍言者矣!”
广西的欠饷:顺治十年,广西巡抚陈维新说:“今三军俟食嗷嗷,急不能待。六月以前,尚二日食一日之粮,今则洗釜待炊….”
………………
我记得日月新天,也就是贺六浑也做过个视频的《逗你玩,大清永不欠饷》





所以不得不感叹啊,这年头文盲确实多,居然认为鞑据时期满饷
实际上你家大清初期的欠饷程度甚至可以一度超越崇祯!

——————

这才是决定性因素
人多不意味着你的资源也多,尤其是极限天灾下
民心?民心就是个玄学玩意
战争是反人性反道德的东西,资源更多的一方才更有优势
那种满脑子民心,制度,道德,工资,进步,正义性,精神原子弹,天命决定战争胜负的私塾式教育小脑壳确实理解不了这点
因为直指真相的从来不是这些玄学玩意


所以少谈人心向背,多看看资源史观,这个才更接近真相
【马匹,木材,粮食,地形,河流分布,气候变化,矿藏,石油,技术条件】
这些叫资源,看不明白这些,只有精神原子弹的你一辈子被人当傻子忽悠,给你屠龙刀,你拿得起吗?拿得动吗?
——————
让我教教你们怎么看真相:

西北林木资源随着时代变迁开发过度气候变动,到明代时期已经是逐步衰退

而王朝发展的人口增多也同样在消耗着大量林木资
明末崇祯朝的极限天灾加剧了西北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摧毁了农业社会的粮食生产,营造了流民兵变的环境
同时极限天灾下,内地马政自然也是难以维持,这也造成了马匹的紧缺——古代王朝没有卡车,没有铁路运输,没有航运,后勤运输靠什么?骡马!马!马!马!
马匹资源多的一方可以通过物资托运在某一具体战场上携带更多物资,更多甲胄,箭矢,火器火药弹丸,就能够在具体战场上取得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马尔萨斯陷阱
所有的因素最终都在极限天灾下引爆,崇祯最终必须以有限的资源对付东虏,流寇,奢安叛军,东南西北挑战者此起彼伏前赴后继,这里资源用得多一点,那里的资源就少一点
在这种极限资源枯竭式的车轮战中,最终除了满清与李闯张献,大部分挑战者都摁死了,但是也只能到此极限了
后金则通过李氏朝鲜(海洋性气候天灾影响小)输入粮食,辽南的一部分不受天灾影响的地区,辽东本身的森林获取无上限木材,辽东浅铁矿,辽东战马加蒙古马,以及有计划的消灭多余人口,节约了资源,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资源
而李闯的资源很多吗,恕我直言,李闯的一部分精锐骑兵加大量流民加收编中原西北以及东征的降兵,李闯有个锤子的资源,骑兵集团也不够用
加上李闯自己的决策错误,结果自然就是历史上的,一片石被打崩,然后想学对付资源不足的崇祯明军一样后撤决战,结果后金骑兵集团
至于弘光隆武南明,本来就是个草台班子,更缺少可靠的军队,被击垮不奇怪,李闯与南明一崩,后金已然形成大优势,同时系统性屠杀反而帮助其进一步解决资源不足困境,OK大优势成了
——————
有一说一,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水平不行,但是回头一看,居然有那么多比我水平还差的,以至于我随便给你们露一点东西,都足够你们小脑壳受用无穷
——————
顺便一提,我始终认为日本侵略中国是无比煞哔的行为
当时的民国究竟有什么资源?
粮食?民国自己都在闹饥荒,自家粮食还不够吃呢
石油?当时还没发现大油田
木材?满清遗留的华北无树
工业?大部分地方还是农业社会呢,有几个工人啊?
矿藏?这个可能有些,但够补亏空吗
人倒是挺多,倒是大多数是文盲人口
二战倭寇那帮人也是煞哔,闲着没事想占领下对他们来说没油水的地方满足他们的大帝国理想也是疯了,打的消耗成本亏空够补吗?就算全占了,你准备扶贫啊?
下定决心当马尔萨斯的刀?你以为还是古代啊?在后现代里用前现代的玩法,你生意还做不做了,生意不做了你还不是要去打太平洋战争?
我看就算倭寇攻破川蜀重庆,汪伪集团也能吸血把日本吸干吸死吸残吸得经济崩溃,然后表演汪的天赋艺能横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