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政部这份联合19部门的《指导意见》,说穿了就是一句话:国家养不起了,请你们自己找工作吧。
2、每年2000万退休,与此同时,出生人口连续下滑,出生人口已经是8字头,低于每年退休人口的一半。这不是老龄化,这是人口结构崩盘。
3、全国社保基金早已进入收入大致相抵的程度(2024年收入8.5万亿,支出7.6万亿),并且现有的余额只够一年的用量(余额8.7万亿)。
4、年轻人正在成规模地退出社保系统。为什么?因为缴费压力太高、实际收益太低。一边是工资停滞,一边是高额五险一金;一边是延迟退休,一边是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年轻人用脚投票——退出,就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反抗。这就导致整个养老金制度陷入恶性循环:交钱的人少了、领钱的人多了,财政再怎么补贴,也架不住人口结构塌方。
京东为什么突然要搞外卖,其实相当大的一个因素就是要完成政治任务——让大量的外卖年轻人去缴纳社保。
5、除了养老金,医保也在崩。各地的“医保改革”本质上就是在降低老百姓的赔付比例、转嫁财政压力。这就是为什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缩水。明说了:要“优化统筹”,也就是——该你自己掏的钱,以后还得你自己掏。
根据财新的数据,2024年北京市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出现当年收支赤字约 5.26亿元(靠滚存结余补充),天津年度赤字 13.6亿元。医保局数据:2024年,“全国统筹基金当期结余约 0.47 万亿元”(即 4700亿元),职工医保结余 4164亿元、居民医保结余 519亿元——“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国家医保局地方通报显示:“因结算工作延迟,多数县级医院‘运行困难’”、“现金流承压严重”
6、延迟退休是必然,不是选择。很多人天真地以为自己60岁退休,结果发现政策会让你干到65岁、67岁,甚至70岁。而更可怕的是,这么干还不一定领得到足额养老金。
7、民政部、卫健委、财政部都很清楚,接下来的10年,是中国社保制度最脆弱、人口结构最严峻、财政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中国社会的最大风险,不是经济下行,而是人口结构崩塌+财政崩盘。一边是越来越多的老人,一边是越来越少的孩子,中间还站着一群四面漏风、年年负债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