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回答

网传 7 月 7 日浦东-米兰航班「误听指令飞错高度」险发生碰撞,是否属实?飞错高度有多危险?

陈长庚
14个点赞 👍

听了一下录音,是这样的。之前CA861(北京首都到日内瓦)的航班被ATC(空中管制员)要求爬升FL360(就是36000英尺),然后ATC就让海南航空HU7937(北京首都到布拉格)保持在FL340。结果仍然在FL340国航CA967(上海浦东到米兰)听错了,认为ATC正在要求自己爬升到FL360,在复诵了这个并不存在的指令之后开始爬升,结果就与FL350的正常巡航的顺丰O3128(布达佩斯到鄂州)的货机发生了航路冲突,幸好TCAS(空中防撞系统)及时报警,飞行员立即按照RA(决断咨询)指令规避,避免了乌伯林根空难再次上演。

站在CAAC的角度,国航的飞行员听错口令显然是要处罚的。这个飞行员从后来的与顺丰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他明显很慌乱了,不停的说C语言发泄情绪指责空管。空管口音的确有问题,但是反正CAAC也管不到俄罗斯,据说这个飞行员下飞机就被停飞了,不知道处罚会有多重。

但我认为空管的责任更大一些。第一是空管的口音实在是难以恭维。感觉这些印欧语系的语言使用者因为他们语言同源,他们都特别习惯用自己的发音方式去发一些在其他语言已经改变了发音的读音,而中国人只要从小就学过ABCDE的,都会区分汉语和英语的发音,不会用汉语的发音来读英语。比如说拉丁字母R就是西里尔字母Р,在法语、标准德语中发小舌擦音[ʁ],在俄语和德国南部、奥地利地区方言中发齿龈颤音[r],也就是所谓的弹舌音,大舌音,而在英语中发音为齿龈近音[ɹ]。这些发音在现代汉语里都没有(现代汉语拼音里的[r]是卷舌近音[ɻ])。在这个录音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俄罗斯的ATC说话完全是按照俄语发音在说英语。比如数字3,按照无线电通话的规则应该读成tree,结果俄罗斯的ATC说这个单词中的R都时候弹舌,在汉语母语者听起来像是Te-Li。也许印欧语系的国家的人的脑子很容易转换这个发音,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是有难度的。然后她Hainan这个词说的又特别快,跟Air China又都有a- ina这个音节,航班号又都带个9和7,国航飞行员就误以为是在叫自己。

空管第二个问题是在海航和国航同时讲话互相干扰的时候没有没有发现问题。互相干扰的结果是海航的信号压过了国航。可是海航说完了闭麦了国航967还没有把自己的航班号说完,所以她应该是知道国航967要讲话的,但是讲了什么因为干扰了听不见了。空管这个时候应该警惕,刚刚没有给国航967下达任何指令,不管国航967听错了指令还是有什么别的话想说她应该立即询问才对。然而她就当没这回事了。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让我联想起特内里费空难最关键的通话就是被这样干扰了最后KLM的飞行员没听到还有飞机在跑道上,塔台没有命令自己起飞的事情,只听到个OK。只能说俄罗斯在开战后由于穿越俄罗斯领空的亚欧航线骤然减少,俄罗斯空中管制员的水平也开始下降了。这个事件还是个奶酪模型,如果只追究其中一两片“奶酪”的责任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

叶赫乎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