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件一出来我就特别关注,为什么呢,因为我有个朋友,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首先说,大家看数字 140 斤,感觉很多,其实金额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大。硬币是很重的,人民银行出库的一小箱,大概一个鞋盒那么小的吧,就几十斤重,所以说总体金额不大。但是数量肯定比普通人一次见过的硬币要多得多。

说一下我朋友遇到的情况吧,当时作为网点负责人听到员工汇报的情况,也是懵的,客户一辆奥迪车后备箱搬下来了两个装了一半的麻袋,大概也是 100 多斤。(后来清点出来可以收的大概 20000 枚 5 角的,不能收的也有很多)。
说一下当时处理流程吧,第一时间告诉客户,大额零钞存取需要预约,但是方便起见,可以把零钱先放到网点,清点完后再告知客户。(这其实是违规的,理论上来说应该当场点清,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二,询问客户硬币来源。因为大部分硬币肉眼可见的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银行是有报警义务的,当时网点也做好了报警的准备。客户也是很大方地说明了是从垃圾焚烧厂的余烬中扒出来的,所以都有损坏的痕迹,朋友觉得这个来源倒也没法界定是否违法,也就没有报警。

第三,也是我觉得他做的最好的点就是,第一时间除了上报行内现金、运营条线外,同时上报了人民银行。这也为后来处理掌握了主动权。
后来就安排员工清点,多是利用下班时间点的,因为网点还有日常业务要处理,不能告诉其他客户说我们要查零钱,你的业务不办了,网点人员是不敢这样的。这也是很多银行机构不愿意收大量零钱的原因,人员紧张,本来平时就是要加班了,再碰上这种情况,那就是加班无止境了。
期间,人行当地中支货币金银科的领导还专门到网点看过这些钱币,他们也没见过这种情况,而且一调查,发现辖内同时也有其他同业遇到了类似情况,再跟其他地区人行沟通,发现临近地市近期也出现的有。这也印证了,该客户手里有的硬币应该是海量的,而且是从出发地(邻省),一路兑换过来的。
期间,客户还打电话催促过,表示再不兑换就人行投诉,我朋友也直接告诉客户,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人行的领导也到我们网点指导了几次,而且并没有拒绝兑换,只是需要时间甄别。客户也没有再投诉朋友的网点(不过其他机构有被投诉拒绝兑换的,后来朋友说幸亏当时跟人行有汇报,人行也很负责的到网点调查了)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点、鉴别,把符合兑换条件的大概20000枚5角硬币进行了兑换,不符合兑换条件的退回,客户倒也没再提出任何意见。
上海农商行的事情,觉得还是不能看媒体一面之词,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现在的媒体能做到客观的没有几个,他们也不关心事实,只是要流量。不能看到“拒绝兑换”这四个字就直接指责银行。首先,这个不是拒收人民币,是可能存在拒绝兑换符合条件的不宜流通人民币,这个是两码事,但哪个都不对。其次,拒绝兑换,是对其中正常的硬币拒绝兑换,还是仅对无法鉴别的拒绝。后者是天经地义的,硬币不同于纸币,兑换标准更加严苛,按照人行的标准,只要无法辨别真假、无法确定面额就可以拒绝兑换。焚烧过的硬币,很多都是无法辨别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和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面额无法辨别的,是不能兑换的。你说我拒绝兑换人民币,前提是你拿来的得是人民币啊。

但是如果该行连看都不看,就直接拒绝,那肯定不对,闹大了,罚单是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