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在央企时学到的工作斗争经验,如果你的领导要边缘化你,该怎么处理?
这事儿吧,得从一开始就布局,等别人再给你了,你就被动了。
如果你的能力还可以,原来接手的工作还有一定门槛,或者说流程上有些操作空间的。
你可以用这三招,让你始终占据主动权。
第一招是"以退为进"主动交出工作;
第二招是"放大问题"矛盾摆在台面;
第三招是"找好后路"有谈判的资本。
说个小故事,当年子公司办公室空降一个85后年轻领导当主任,当时办公室有个副主任是有能力而且基层基础非常好的同志。
新来的主任姓宋,属于集团中层的关系户,走了上层关系下来镀层金,屁能耐没有。
副主任姓高,在办公室大家都喊他老高,为人比较正直,而且擅长解决领导的问题,和同事的日常工作,大家有什么事儿,都喜欢和他唠唠。
这俩人属于明眼上谁也看不上谁。
宋主任来了不长时间,就和书记通气,说是办公室的工作得做个分工,有些人喜欢一把手抓,给其他人懒散惯了,不利于团队成长,也助长了不良风气。
暗讽老高,在办公室搞小团体、一言堂。
书记也没说啥,也不好说啥,让他看着办。
有了领导发话,宋主任带着分管的副处长到会议室,让每个人讲讲自己都干了什么,有什么成果,完成了什么目标。
然后挨个人找问题批评,实际上就是通过PUA,确立自己的权威,也方便后续分工的调整。
老高听完前面讲的,也从别人那知道新领导想要重新分工作,就主动说:
自己确实没做什么成果,手上这几项领导交代的工作,确实也干不完,干也干不好,请宋主任多帮忙看看,协调下人力,多提提建议,吹吹风。
宋主任听完,感觉很不可思议,顺势就说了既然你工作多,那就把接待和宣传工作调整给小王。
小王是宋主任新认的狗腿子,30来岁,在单位一直没提,又比较喜欢钻营,不得上任领导的喜欢。
他和新来的宋主任之前有点交情,转身就投向人家的怀抱。
这招以退为进,实则是为了自保,提前抽身,不让新领导在工作上去抓小尾巴,给后面留隐患。
工作这东西,只要你干,就能从多个方面去找问题,就看领导从什么角度看。
我自动边缘化,主动交出工作给你让路,你要还想继续追着我打,就先失道义。
大家明眼人都看着,心里都有一杆秤,逼人太甚,最后没人会站在你这边。
工作交出去了,要讲流程,不要讲细节,通过细节的积累来放大矛盾。
就好比,别人离职工作交接给你,这活儿你只要干,百分百有坑,因为你没干过一次,肯定不知道里面还有啥要准备。
越大的工作越是如此。
紧接着,老高和宋主任讲两个事儿:
一是,马上有个上级领导检查的活儿,要不要我继续跟完。
二是,某某资料要整理,迎接检查用的,很多材料还不全,你看让谁来配合弄下。
宋主任合计了一下,第一个活儿肯定不能给他干了,出业绩的活得留在自己手上。
第二个活儿吃人费劲不讨好,还能边缘化老高,索性让他去担当。
这也正中老高下怀,用一招谈条件(先提个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再讲一个容易实现的条件),把自己释放出去了。
接待领导工作,原来老高打下的关系网,现在用不了了,新来的小王每一步都得按流程走,仅是申请就提交了N份。
感觉老高做的很容易,实际上手才知道不容易,很多事情还得宋主任亲自刷脸去干。
到了最后连上级领导要来看啥都没整明白。
老高看在眼里,啥也不说。
结果,还是出个大错。
上级领导每年来检查都要看的一个环节,被省略掉了,很不满意。
在这个期间,老高找了集团同条线的领导,赶上每年有个活需要借调基层干部上来干,领导也知道老高能力,就借调他过来一段时间,也想把他留在上面。
提前给自己找好后路,一方面是远离是非,另一方面是有谈判的资本。
书记也同意了借调,但没想到老高走了以后,事情都兜不住了,上级领导都不满意。
于是让宋主任把老高请回来。
结果宋主任给老高打电话,特别装的说了句:
"你赶紧回来,领导说事情还得让你办。"
老高也表现得很为难,说是上级领导让来的,书记也同意的,怎么也得领导们说这话,他说成怎么回事。
宋主任碰上个软钉子也很无奈,给书记说完情况以后,又被一顿批评,说他:
"你别以为自己干那点事谁都不知道,我虽然决定不了你的未来,但我还是有建议权。"
最后书记把宋主任调到业务科当科长,让老高回来代理主任继续干。
干了一年后,老高顺利转为主任。
聪明人都是通过斗争,争取自己的出路。
软硬结合,方位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