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曾被高薪、编制吸引到深圳当教师的年轻人开始离职,他们为何要放弃「铁饭碗」?这份工作的吸引力下降了吗?

人物
1026个点赞 👍

我竟然认认真真看了一遍那么长的新闻“故事”。

没错,就是个“故事”而已,什么“压力大”,什么“理想追求”,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当年选择入职深圳的“豪华阵容”教师团,到底看重的是什么,大家不都心里有数吗?

时间到了今天,这些来自QS前100的硕士和博士们——

为什么纷纷选择跑路,原因不也是显而易见的吗:

为了一线“壕”城开出的直逼大厂的薪资,很多有机会入职大厂去卷996的人,突然有了“教学”理想,突然喜欢上了跟孩子相处的感觉,突然可以接受作为中小学老师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事了。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至少30+w年薪的基础上啊!

现在年薪已经降到20+,甚至重点小学的老师即将降到10+,这些曾经因为高薪而喜欢上教师行业的人们,这份“喜欢”自然而然也就随着“降薪”而烟消云散了呗。

其实比起这些果断“逃离”的人,我觉得更惨的是那些陷入“两难”的人:

田老师是计算机系硕士,曾被阿里巴巴华为等大公司录用。但他当时被到北京招聘教师的深圳某校长口才吸引,决定到深圳教书。这名校长说:“来深圳当老师能有30多万,大厂也就多几万,还996…程序员一般到35岁就有中年危机,我们就完全没有这个危机。”
田老师很快就遭遇了降薪,但他对教师这份职业慢慢产生了兴趣。他认为:“既然走上这条路了,就慢慢往前走吧。”并坦言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几年没碰,已有些陌生,“要回计算机或互联网,简历已花了,应该也是比较难。”

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失去了曾经能够“拿捏”大厂的技术,没有“漂亮”得足以吸引HR的简历,有些人恐怕处于“想逃离而不能”的境地。

毕竟人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尤其有了家庭,有了儿女,父母上了年纪之后,就更在乎“稳定”,在乎“安稳”,渴盼那一纸编制带来的“安心”。

生怕贸然离职后,收入还不如现在;生怕只有教师工作经历的简历,被HR看不上;生怕失去了目前的收入,给家庭生活带来困扰……

而且即使选择“回家”,当地的收入恐怕很难再“看得上”:

另一名女教师表示:“我从来没有领过高薪”,入职的第一年就遭遇了降薪。目前,教师的薪资结构“就像是一个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待遇上基本没有激励,主要靠荣誉来激励”。她曾考虑回到河南老家当教师,但听说当地月薪只有四五千元,反而觉得留在深圳更合适。

相对来说,深圳的教师薪资其实与其他城市相比仍然处于高位,而且以一线城市的“地位”和外来人口奠定的人口基数,深圳的学校受到“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应该会相对“滞后”,说不定“苟着苟着”就挨到退休了……

以后毕业的学生们,看到这种明显高于“工作价值”的薪资,一定要提高警惕,入坑以后再逃离,终究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佳人李大花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