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回答

美国「大而美」法案接近通过,马斯克再次抨击「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150个点赞 👍

此前其实分析过这个法案,结论也很清晰,减税和提高政府债务上限几乎没有阻力,不管是两党谁在任,政府负债都是控制不住的,而减税则是特朗普政府针对重塑制造业重要的财政工具,至少在这个任期要延续,而唯一的阻力来源于社会福利的开支削减上面,比如医疗补助、社会救济等社会福利项目。

美国从2007年至今快20年的时间,采取的其实还是改版的日本模式,通过政府债务扩张的模式来维持经济内部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这点上,两党异常的默契,集体负债做中短期的经济指标,对上有利益分配的需求满足,对下有充分就业的需求满足,反正借的是未来的钱,只要大家相信政府债务是最优质的资产,现实也确实如此,那么这种模式就可以持续很久,比如日本的35年。

两党在增加政府债务上限是没有分歧的,差别主要是赤字怎么用,两党具有本质的差异:

其中美国的中央政府开支主要是社保医保医疗补助社会救济等方向,当下共和党(或者特朗普政府)主张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其实就是美国版的不养懒汉,增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生存的条件。而民主党主张要扩大社会基础保障开支,减少社会不公平性,推动全民医保等方式。这个问题上,民主党的推动难度小一些。

在税收上面,当下共和党的主张是给企业个人减税,而民主党的主张是高收入群体加税,推动全球的最低税收体系,增加国际资本的避税难度,这个问题上,显然共和党的推动难度小一些。

大家也会发现一个特点,减税容易降税难,增加开支容易,削减开支难,透支未来财政可持续性容易,修复财政负担难,这就是过去不管谁上台,不管政治主张如何,都需要不断地增加政府负债来维系经济的运转,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模型,政府扩大多少开支,市场往往会增加多少收入,如果本身还是消费型经济体,消费乘数又很大,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也就是从2008年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其实都还是维持的不错。

代价自然也很清晰,最直观的就是政府负债,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也是从2010年开始,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陆续下调美国政府信用的原因,政府在利息上的开支逐渐提升到18%乃至于更高的水平,应对供给冲击带来的通胀问题的能力下降,比如现在日本,就很煎熬,通胀抬头了,加息是不加息,加息政府扛不住,不加息市场扛不住,如果美国内部的制造业回流不畅,可能还会带来实际产出不增长的同时,通胀高企,那就是滞胀风险,80年代还只是开胃菜。

虽然对于失业率的预判并不认同,但马斯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让美国走上被债务奴役的快车道”,当然除非有破釜沉舟的破例,谁也没办法阻止政府走向高度负债化的结果,这也是大政府选择性干预经济而无私心的底层矛盾,毕竟人不是机器,都有私欲,也都在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侵占集体财富,最终往往需要一个大的市场层面危机才能完成出清。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王克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