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情2011年山东卫视《围观》栏目已经搞的很清楚了。
第一件事,梁诗伟的家境能不能拿出5000大洋和18条“小黄鱼”?
答案是可以的。
他父亲梁鸿支从十几岁就到美国打工,一直到58岁才回到江门老家。
村里也都公认梁家当时是村里最有钱的人家,主要不是靠剥削,而是梁鸿支在美国带回来的积蓄。
土改时明确提到梁家一共才15.6亩土地。
父亲靠节俭晚年回乡建屋置田买地,全是自己的血汗钱,无一分钱是剥削农民的。
第二件事,这钱是不是游击队借的?
答案是肯定的。
2011年的时候当事人李兆培已经去世了,这件事就成了悬案。
但是根据李兆培的搭档、三中队政委廖健的妻子,2011年时已经97岁的简惠仙说,当时三中队确实从梁家借了许多大洋和黄金。
但是是不是有5000大洋以及8根“小黄鱼”,她就不清楚了。
但是两张借条出自同一人之手是可以肯定的。
第三件事是梁家是不是要求政府还三万亿?
2011年的时候,山东卫视《围观》栏目还采访了梁诗伟的姐姐、鸿文三姐的亲女儿梁贤孝,两位老人都表示只希望政府能给她母亲平反,她母亲是作为地主被“斗死”的,但是按照李兆培借条上的数字把5000大洋和10根金条按照2011年的价值折合成人民币给他。
第四件事,游击队究竟是哪方势力建立的?
根据江门市官网2021年发布的新闻,李兆培确实是靠着梁家支援的物质组建了一支中队规模的游击武装,江门市还为李兆培的抗日游击武装建了“三堡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家要是去江门市旅游,还能在三堡村的村委会看到这个纪念碑。
总结:
梁诗伟的父亲不是恶霸地主,而是返乡的赴美务工人员。
他的“三妈”也确实拿出了许多物资借给地下党组建的游击队,游击队中队长李兆培承诺梁家是“革命家庭”,应该予以保护。
然后1950年土改时并没有做到,鸿文三姐还是被斗死了。
解放后,1952年土改,“鸿文三姐”被定为地主成分。梁诗伟回忆说,在斗争会上,三妈被按跪地上,小腿上放上一条杉木,六个人站在杉木上,“三妈妈的小腿骨当场折断,血流不止,第二日身亡。
最后,梁家并没有要求还3万亿,只是希望把借给游击队的钱还回来。
2011年山东卫视《围观》栏目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看出栏目组是倾向于江门市至少应该把5000大洋和8根金条折合成人民币还给梁家。
之所以说栏目组是倾向于“还钱”的,是栏目组把梁家“土改”时一共才多少土地调查的很清楚,专门强调不到16亩地。
2011年春节前,陈锦堂去新会档案局査找一名曾是老游击队员的越南华侨资料,顺查鸿文三姐的档案记录,在表格处理意见一栏中,写着“不法地主,斗死”;田产一栏只有“十五亩六分”土地。
有些事情,不需要调查者去偏袒谁,只需要调查者把全部事实调查出来、摆在桌面上,这个调查者实际上就已经在“偏袒”某一方了。
山东卫视报道后,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也跟进核实了情况,报道里明确提到李兆培亲手写的第二张借条是“民国33年”:
“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共三十八担七十斤。大洋伍仟圆。金条八支,每支一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偿还,付息二分。建议将鸿文三姐以革命家庭看待,其后人须保护及照顾。此据在偿还之日终结。新鹤人民抗日游击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二月廿九日。”这张借条笔迹与第一张借条无异。

这可是2011年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报道,奉劝某些网友不要再以讹传讹说什么“民国37年”了。
这些情况,14年前山东卫视和《南方日报》的记者们都反复核实过了。
没想到,14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下面那么多网友觉得梁家是恶霸地主、是碰瓷。
这种认识也不知道相比14年前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