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回答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去世,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如何评价他的成就?

liisu
187个点赞 👍

蔡澜其人,是香港四大才子里的其中一位。也是我看过作品最少的一位。

我曾经很不大喜欢这个人,觉得在才华上远逊色于其他三人,而黄霑跟倪匡本来就已经比金庸差一块,他比这两个又差一截。

可后来醒悟到,能令三个比他强的人,带着他玩而不生气,这本身就是莫大的本事。

遂多看他的书,有心灵鸡汤式的,有电影圈内幕式的,都是短文集合,容易读,有风采。

我最喜欢的书,是他写《在邵逸夫身边的那些年》,与其他电影人的回忆录不同。没有怨怼情绪,没有刻意的八卦,一切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朴实自然又充满信息量。他好像没有什么真正讨厌的人,与愿意把握敏感情绪,锱铢必较的文人惯性很不同,天大的事,天大的瓜,他笔下就随随便便一两句而已。

多看蔡澜的书你会发现,蔡澜就属于那种不算业务顶尖,但可以处理许多复杂问题,且情商极高的同事,这样的人谁不喜欢?不怪邵逸夫这么多年以后仍对他念念不忘,哪怕后来他去了嘉禾,依然当成他是个可信任的好晚辈、好朋友。

虽然对于讲吃的部分,我没什么兴趣,可能从他对于「饮食」的热爱与研究,看出他极其热爱生活,也真的达到了生活品质的极限,这点什么富豪什么政要都比不了。财富自由了以后,人真能自由,本身比财富自由还难一些。大多数人都是活在了套子里,然后美其名曰是不断通过奋斗找寻自己生命的价值。而蔡澜只在大学演讲以后,关心当地饭店的豆皮跟卤肉怎么做才能更好吃。

八十三岁在现代社会已不算极高寿,但也算是还可以。最关键的,是蔡澜老师的人生质量,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高得多。他的八十三年,快乐因子叠加在一起,或许是其他人殚精竭虑活一百岁的三倍还要多。

做人要学蔡澜。

黄霑太文人气,假疯,看似嬉笑怒骂,实际还是能因为法案起草之类的政见与老友生闷气。

金庸则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出将入相的名士与大商人,顾及甚多,心胸不开阔时又要硬装开阔,越到晚年越战战兢兢。

倪匡开心是真,可依旧有数不清的烦心事,按亦舒跟倪震打笔仗时所透露的,其实也是个动辄暴打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传统老中披上了一件老顽童的外衣。

唯独蔡澜,有风度,波澜不惊,天天吃吃喝喝,谁都愿意跟他交朋友,哪怕交不甚深,蔡澜也能从中提取出自己向往的一部分,学习或者落实到笔下。华而不实构成了他的一生,看似是贬义词,但一个人如果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才发现这是人生的真谛。红楼梦里贾演跟贾源这种人,已经算是普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人生赢家了,给家里挣来了烈火烹油的局面,又如何?这就是实了吗?只是给后辈们锁在一个大笼子里搞斗兽棋,等待被一锅端而已。这是人生吗?这种人生的存在意义,仅限于剥夺他人的人生,再等着被更高层的人剥夺而已。

那些真正的大作家、大文豪、大导演,他们的才华比蔡澜高,但没有蔡澜活的值得、开心。

蔡澜的才华比我高,但我还是没有蔡澜活的值得、开心。

所以,蔡澜赢了所有人。因为他不追求赢。以至于我连祝他一路走好都懒得说,太庸俗了,人家这一路走的这么好,普通人十辈子都赶不上,还要如何好?

我是猴姆。

全文完。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猴姆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