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卫星的寿命是5-7年,也就是如果每年发射卫星数量固定,星链卫星发射了5-7年之后总数就不会上升了。打多少掉多少。目前星链一年能打大约2000颗,也就是最终数量是一万多点。
那个星舰怕是就是为了增加发射数量的。如果一年发射6000颗,那就能维持饱和数量3万多颗了。
中国对标的有鸿鹄,gw,千帆。数量都是1万多点,轨道高度更高一些,甚至可能自带更优秀的维持轨道的发送机,所以有理由相信寿命更长(补充的成本就低了),考虑中国通信技术的强大,很可能单位载荷带来的带宽也会显著大于星链(也就是发射需要的少,成本低了)。另外考虑中国是工业克苏鲁,跑量之后卫星的制造成本已经维护成本很可能也更低。
所以星链的低成本不能只看发射成本,要看最终的性价比(发射成本,单位载荷带宽,维护成本,还有卫星本身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