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回答

比亚迪李云飞发文回应「常压油箱」和「车圈恒大」争议,如何看待他的回应?

新能源安全技术
13个点赞 👍

最近,汽车行业的口水站还蛮频繁的。

意味着什么?

商业观察家蔡钰分析的特别好:

新能源车企进入淘汰赛冲刺

吵啥?争啥?

这是在争生存权啊。

新能源车企正在从狂飙,走向整合与出清。

来看看这三个事实:

一、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42.7万辆,一路飙升到了2024年的427万辆。

2025年还立志超过500万辆。

就在各家车企唇枪舌剑的5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又超过了38万辆,同比增长15.3%。

二、华为以强势供应商的身份,捧红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个品牌。

把它们身后的几家国有车企拉上了安全水位。

2024年,华为的鸿蒙智行累计交付了44.5万辆新能源汽车。

三、小米以一个外行的身份,从手机行业跨界过来造车,只发了一款车,在2024年就卖出了13.7万辆,在国产新势力轿车榜单上冲到了第一。

蔡钰说:

比亚迪、华为和小米的胜绩,
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从百舸争流,过渡到巨头现身。
强势玩家正在加速吞噬市场份额,
成为行业格局的决定性力量。

所以,
我们旁观这场唇枪舌剑时,
不能只把它当热闹看。
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信号,
告诉我们:
中国汽车行业的淘汰赛,
从2025年起,进入冲刺阶段了。

有数据显示,
2025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产能达到3661万辆,
但设备利用率可能要跌破40%。
注册新能源车企超400家,
但年销过10万辆的车企仅10余家。
在新的格局里,
各家为了争夺生存权,
再次陷入了白热化的价格战、渠道战和口水战,
默契和共识正在加速动摇。


先看看长城 比亚迪哈~

5月23日,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说了很多暗戳戳的“意有所指”。

他说:

“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已经出现,只不过没爆而已。”

“不要让国家这几十年支持起来的汽车工业,这么多年的心血打了水漂。”

“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你立马就能想到能降十万的中国车企。这也太明显了。

“2025年一开年,还出现一种怪象,过度宣传、过度夸张。(这就使)用户得不到权益的保障。”

他说的“恒大”,显然是销量高的那个嘛。

不是小米噢。

他很认同小米,在采访中,他给雷军打了95分。

5月30日,

比亚迪的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上回应了“车圈恒大”。

比较长,我截一点——

李云飞还说:

“过去几年比亚迪高速增长,反观有些企业却止步不前,新能源业务甚至严重落后。”

这句话中的“有些企业”指的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

昨天的热榜是吉利“站对”长城。

显然,“新能源业务甚至严重落后”这句话也刺痛了吉利。


其实,华为的余承东也暗戳戳讽刺过小米:

“从其他行业来的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了,虽然它的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卖得很爆。”

“按照华为的质量标准,有的车厂的车,一台都不能发货。”

谈到智驾水平的时候,余承东又对监管喊话说:“不能以最差生的能力,来限制整个行业的能力标准。”

雷军的回应是:

“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可丰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