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价和市场调研的结果有关,肯定不是随便定价,而是有着充分的市场调研得来的,根据自己的战略选择的。
二、定价低肯定会提升销量,但是一定会降低品牌调性嘛,真不一定。明显现在车辆从机械工业属性的产品在飞速往信息属性的产品迈进,甚至是智能属性产品迈进,产品定价逻辑就不一样。双方的用户群体就不一波人,简单比喻一个就是新贵、一个是老贵。你老贵花再多钱买奔驰、迈巴赫,人家新贵只会觉得你是土帽+沙雕。大概就跟买非凡大师的人,看买VERTU的人一样吧。
三、技术定价来说,现有车辆的核心技术参数还不稳定,一个手机能卖多贵,大头看的就是芯片之类的,但车辆这块还在快速演进,市场教育明显处于混战,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仍然会很看重传统的一些参数,甚至是车评人都还没跟上,何况消费者。所以传统车辆销量还是有一定保证。现在大部分新车辆,你给消费者吹分布式他懂什么叫分布式嘛,智驾还好,那玩意分级不看技术,而是权责,但是你吹智驾端到端,真有几个人理解什么是端到端嘛?纯视觉和激光雷达的优劣,真有几人说的清,车机系统也没个定数。所以现在的新车属于领先又不知道领先在哪的混沌时期。这种时期要成功非常看品牌可以说品牌是销量的第一保障,华为、小米这种信息企业品牌就非常有杀伤力。品牌一拿出来销量肯定有保障。如果苹果不傻逼,来中国把车造出来了,我相信买的人不可能少。技术演进还未定的情况下,德国日本这些老车还是有市场和转型时间的,未来不一定能死,得看企业决策。毕竟诺基亚也靠着塞班苟了几年,如果当年诺基亚能够突破自己,抛弃塞班转投安卓说不定也能活。黑莓更是混的久,奥巴马这种贵物不也在用,但终究要么淘汰要么转型跟上,时间早晚的问题。
四、产品定价高低,除了产品本身,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在里面。就像军圈的人都知道,军工早就是中国产品第一,但是价格和销量可差老远了。中国车也同样,中国车很难进国外市场,那么从市场角规模度来说,你的销量上限就差一截,未来大家同一起跑线上后,你就很难卷成本。所以中国车企就不可能盲目定高价,现在要取得市占率进行品牌和消费习惯教育是未来竞争的最重要一环,保住本土市场销量对中国车企可以说是决定生死的一关,这也是中国车企必然要卷价格而不是卷利润的核心原因之一。企业自身是很没法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去打破非市场力量的,只能接受这个规则,如何在规则下活下去,是成功企业的第一天赋,华为能在通信领域厮杀到这个地位,不可能理不透这些点,就不可能凭技术领先就开始玩自杀式(对自身来说)的欧美式定价逻辑。
五、最后回到题目本身,如何改写豪车格局,只能说这是一个绝佳机会,中国有很多优势,但变数也很多,要说能够杀死欧美车企不可能,但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大概率的,唯一还需要战术厮杀确认的是,中美欧三个里面当老大还是老二、老三的区别。个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演进,欧洲当豪华车企老大是概率最低的,因为欧洲本土拉了,车机、底盘、电池全不行,信息技术也拉了,无论是芯片、车机系统、智驾技术还是未来的人工智能,都没有欧洲的份,老贵族的新生代不一定能扭转这个下滑的局面。和欧洲战机的局面一样,就算不被中国杀死,被美国催跨也是极大概率事件,要不是马斯克瞎玩,未来欧系豪车在美国的地位也很难保住。得看能不能守住本土,守不住可能就不是三国剧本了。至于日、韩车,个人认为得先过美国人那一关,毕竟特朗普可不是奥巴马那样好忽悠,至于国内市场,得看是否傲慢,傲慢的话,像三星手机那样死翘翘也是非常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