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回答

2025年4月全国财政税收及收入均呈同比下降,请问对此你怎么看,有哪些关键信息值得注意?

闻号说经济
102个点赞 👍

(这问题的热度果然被压得死死的。)

何止4月啊。

今年1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89亿、同比下降1.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47450亿,同比下降3.5%;非税收入12739亿,同比增长8.8%。

具体数据不多列举了,咱们发散性聊。

(反正也没热度)。

正常情况下,任何个人/企业/经济部门,收入减少自然消费能力/意愿、投资/借贷意愿应该会被压制;同时偿债能力会被债权人质疑,这会进一步减弱其债务性融资的能力。

毕竟没人敢继续借钱给现金流都出现问题的人,因为很有可能会陷入以债养债的死亡螺旋之中。

来看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的行业:电力和银行。

1.电力--垄断行业、基础性能源、经济潜力相关

202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442小时,比2023年同期减少157小时;2025年1季度这个数据为769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81小时。

2024年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941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而今年1季度发电量同比下降了0.3%。

价格方面:今年3月各省电网代购均价398元/MWh,同比下降4%:

对于用电大省江苏、浙江和广东来说,年度交易价格降幅较大,降幅在5-7分/度。

我们知道,电力使用主要是各种生产和商业活动是占绝对的大头,价格下降只能说明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下降;这就和PMI/PPI数据的走势逻辑一致起来。

简单的说,用电需求的大规模下降,可能会进一步削弱行政命令强制性推动的电价上涨能带来的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效果。

另一面则是发电设备固定投资、更换升级类投资的大幅增长。

(但是,这不会降低居民用电的价格可能的变化方向。类似的行业还有通信业务的国资板块。)

2.银行--垄断性高端服务行业、经济总量增长相关。

六大行公布的1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交行、农行利润实现增长,剩余的均为同比下降;工行、建行、邮储更是营收/利润双降: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44%下降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1.33%,降幅达11个BP;农商行则从1.73%下降到1.58%,降幅更是达15BP。

4月单月,住户部门贷款减少5216亿;其中4月份短期贷款(主要是消费贷)减少了4019亿,中长期贷款(房贷)减少1231亿。

(央行已经不公布单月数据,只能根据季度和累计数据来计算,其实也不难。)

所以我一直说:

我们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问题,会是促使货币政策再次回到降准降息节奏上的根本原因。

必然的,意味着有些管制可能还会收紧。

因为如果,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在现有的股市/债市行情之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35号庇护所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