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多地方都有一个现象
1 大厂利润暴增
2 员工数量和成本暴跌
一,比如百度利润暴增100%,网易暴增35%,阿里暴增300%,腾讯少点,22%,字节算低的6%。
二, 网易裁掉多个工作室,费用减少15%;美团,腾讯,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阿里直接少了7万人,虽然和卖掉高鑫零售有关,但这几年已经裁了13万了,就这还是净减少的。其他中小厂也在减少人员,程度不一。
为什么?CEO对什么负责?对财报负责,不对员工负责。收入停滞,创新停滞,咋办?财报怎么才能有亮点?利润,对,利润暴增。字节利润增速这么低,当然要搞上去。收入增长上不去,就只能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有多种形式,裁掉一个,剩下的人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是一种。增加劳动时间,996,也是一种。减少福利待遇,也是一种,这些都是变相降薪。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直接降薪。
收入为啥上不去?字节在这里面还算好的,还有海外业务。其他大厂基本大头还是国内业务,他们的用户量,现在大概在9/10亿左右,什么概念?成年人的总和。
这就是大厂为啥这些年流行“表演式工作”的原因,因为人只有这些,没有新用户了,没增长了,连7岁小孩都玩抖音了。
大厂员工评绩效的时候,最喜欢说,你创造了什么价值?你凭什么得这个绩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都没价值。
没有用户增量,你能创造毛价值。大厂已经从自然选择状态,过度到人为选择状态。
楚汉时的韩信为什么有价值?因为自然选择,你行不行,事实说了算,你不行,很快被敌人消灭。还有可征服的土地,你行,你就能征服这些土地,不用你去证明。
汉初的韩信为啥没价值?因为已经过度到人为选择了。没有可征服的土地了,没有敌人了,这时你行不行就是皇上说了算,皇上觉得你行,你就行,这时你做啥都没用,只有跪舔皇上有用。
大厂现在就已经到了这个状态,你只要把数字空间当成一种现代领土就行,10亿人都上网了,大厂也就进入人为选择了。老板的注意力就成了稀缺资源,这些表演,都是为了吸引老板的注意力。
对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大厂逐渐进入“死前狂吃”模式。
几乎大部分厂都陷入了赚快钱,能赚多少赚多少的节奏,一边赚钱一边降薪裁员,这不符合常理。唯一的解释是,他们认为未来不确定性太高,很可能随时噶掉。
不知道你见过真正的乞丐没有,货车翻了,面包撒了一地,他们会干什么?边抢边吃,如果有人暴揍他们,他们就会在被打死之前拼命多吃,能吃多少吃多少。
这就是无产阶级资本家,他虽然是资本家,但依然是无产阶级,具备阶级本能。
或者说,他们一开始就知道,这生意做不长,张一鸣在哪?他觉得公司能做几百年,他会跑到坡县遥控?马云在哪?他真觉得要做百年公司,他能撒手不管?
因为他们没有未来。
我向来是讨厌以道德论人的,如果一个人道德败坏,急功近利,损人利己,这是他的问题。如果一个行业,一个阶层都这样,那不是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