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回答

字节跳动取消多项员工福利,严控餐食外带及禁止午休关灯,怎么看待这波操作?

产品菜鸟
9个点赞 👍

过分的要求,都是从小要求开始的。

字节吹响了“成本优化”和“隐性内卷”的号角。

想想那个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后期,削减开支的政令一条接一条,如今这波操作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严控餐食外带。

我看了下取消的那些“福利”,比如下午茶、餐食外带等,严格来说并不伤筋动骨,都是些锦上添花的小恩小惠。
这些微小变动更像是往水里丢了颗小石子,看看激起多大的涟漪。
直白点说,这是企业用来观察员工反应的试探行为,是一场关于“福利待遇”的心理博弈。

而那些不断被削减的边角料,其实是员工长期“温顺配合”换来的结果——
员工没反应,资本就继续试探。
小刀割肉不见血,企业自然判断:还能继续割。于是,一项接一项的降本动作就这样落了地。

可以大胆预测,在没有出现真正的“强烈抵抗”之前,字节所有非核心福利都将被陆续清除,直到榨不出水,或者员工情绪低落到影响业务为止。

即便如此,大环境使然,大多数字节打工人可能也会选择继续“苟”下去——因为市场上,确实没有更好的选项。

而在边角料清零之后,字节下一步很可能就是组织架构调整人员岗位轮动,进一步试探员工底线

结合2025年初的裁员情况,未来两年,边缘业务和边缘区域大概率将成为裁员首选。

你问我为什么会这么猜?
我们公司也在走同一条路,流程几乎一模一样。


禁止午休关灯,就是一场服从性测试。

曾经,各大企业响应政策,取消“大小周”,禁止“明面加班”,不少打工人拍手称快,以为春天来了。我当时就不看好。

怎么还能对资本抱有幻想?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它会从失去的地方,用另一种方式拿回来。

“禁止午休关灯”不是无心之举,它是“取消午休”的变种,是一种话术包装后的强控管理。
基于“中华文化讲究揣摩圣意”的土壤,哪怕是一项不合情理的命令,也能披上一层看似“合理”的外衣。

依托这个简单的动作,管理者就能掌握更多员工行为数据。
谁在午休时闭目养神,谁继续坐在电脑前敲键盘,谁“卷”、谁“躺”一目了然,年终奖、优化名单的排序也就随之清晰。

这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
企业不要求你明面加班,但“潜规则式加班”已然成为常态。

你得在所有场景下、所有时间段里,自我驱动、自我内卷。
甚至到了家也不能断电,不想忍受的员工自然就会主动离职,企业顺利达成“无赔偿优化”。


大明王朝后期,东厂、锦衣卫借职权之名,制造冤案、排除异己,人人自危。

如今的字节跳动,虽远不至此,但已现端倪

也许,它最终无法避免走向那个熟悉的结局——
哪怕百般腾挪,终究难逃盛极而衰。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爱学习的猫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