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回答

字节跳动取消多项员工福利,严控餐食外带及禁止午休关灯,怎么看待这波操作?

产品菜鸟
3323个点赞 👍

同样身处正在降本增效的公司,谈谈感想。

作为打工人,我理解一家公司不可能永远处于高速发展期,一旦步入稳定期,降本增效就会被提上日程,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做好了也能为企业续命增寿。

但许多公司动作变形,把降本增效做成了降本增负

具体表现为只要公司遇到困难,先降本,各种补贴取消,食堂餐标降低,空调温度太高太低都不允许,卫生间纸巾限量,打印纸双面打印……

单纯砍钱,倒也还好,架不住管理者硬是要丧事喜办,将其包装为业绩,成立降本工作小组,要求下边定期汇报进度,并要求各部门每月至少提报不少于5条的创新举措,年度还要对降本模范进行表彰,对办事不力的进行批评……

字节这套操作虽说能省下部分福利费,但打工人因降本增负心生怨气,从而降低的效率和折损的士气,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究其原因,国内许多企业对降本增效理解过于狭隘,认为降本就是单纯的省钱,让大家闲不下来就是增效。

真正的降本更多意味着“降”不必要的动作,例如会议、报表、考核、调研,而将精力物力聚焦在真正的问题上面。

影响企业赚钱的关键往往不是动作太少,而是有用的动作太少,没用的动作太多。

增效则是用清晰的制度、简化的流程、智能化的平台,帮助员工用最小的精力,最少的时间完成工作。至于员工完成工作后的闲暇,不要耿耿于怀,如果硬是要安排些无关紧要的,不让人闲下来,磨洋工就成为了必然,再无增效的可能。

国内降本增效的乱象反映出来的还是管理能力的缺失,无法识别业务中出现的问题,更无力解决,只能采用最粗暴不最需要管理水平的方法,无能狂怒,例如降低成本、严查考勤、强制加班等等。

管理是件很复杂的工作,需要了解行业形势,懂业务,敢创新,善于学习,有领导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老中总觉得管理就是管人管钱,这俩开关一按企业就能正常运转,不转就觉得下面人该管管了,然后各种骚操作频出。

随着形势愈发严峻,以后这种削减福利的事情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励志脱坑的化学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