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宏大叙事,转换微观个人视角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这种情况应该有特殊的补考机制吗?
补考谁提供?你,我?你可能说教育考试院,那么教育考试院是个机构,具体是谁?教育院的张三、李四?
好,我们假设教育考试院有个职工张三觉得应该给这个同学一个补考的机会,我们换位成这个职工视角。
当这个张三给领导谏言的时候,领导问他:
1.从未有过给同学单独补考的机制,突破现有规则模式,一切不良后果和责任由你承担你是否愿意。
2.如果以后其他考生各有各的真真假假正能量故事要求补考,甚至很多考生背景特殊,材料由你审核、结果由你负责,你是否愿意。
3.如果其他地区效仿我地区的做法,并且其他地区均解释为效仿我地区,这个效应责任由你负责,你是否愿意。
.........
4.即使我在这里问你是否愿意负责,但实际上一切不良后果和效应我也要必须承担。
所以说到底,解决了谁的问题,问题就能解决大半,不能解决具体是谁的问题,问题就无法解决。
为什么会有银行要求儿子证明自己是儿子、女儿证明自己是女儿?因为银行是个组织,具体业务是有微观经办人的,一个在柜台的张三、李四、王五在具备法律效应的材料不全的时候给客户进行业务办理,最后出了问题有谁来替张三、李四、王五分担责任呢?
你可能会说,新闻里不是说:已经请示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目前没有补考一说。
其实这是90后、00后"整顿职场"的新气象,过去老黄牛可能会给领导"背锅",现在年轻的员工在企业和组织中换了一种模式,开启邮件转发大法,即"重大事项让领导做决定签字",小卡拉米不沾这个,领导说了算、领导说了就执行。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