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上的赢学分为三种。
第一种,最低级、但是最有硬实力的赢学,也就是绩效赢学,也叫做唯物主义赢学。这种赢学是中国美国这些骨子里非常傲慢的国家和个人才会秉持的赢学。一切以KPI为先导,是骡子是马,得遛一遛才知道优劣。嘴巴上战无不胜,打出去布朗运动,你就算是吹破天,绩效赢学人也不会正眼看你一下。
如果自己的飞机被打掉了,绩效赢学人会指着自己的飞机残骸说,这个飞机设计的有问题,要改进;这个战斗理念有问题,要改进;这个仗打不了了,苟起来发展吧。
第二种,是比较高级的,但比较抽象的赢学,也就是日耳曼赢学,也叫做客观唯心主义赢学。这种赢学是简中侄子们秉持的抽象闭环赢学。赢,既是过程,也是目的。不管什么事,都能在他们神奇脑回路以及刁钻的角度之下,通过种种难以理解的逻辑思维,推导出大赢特赢的结果。
如果他们的飞机被打掉了,日耳曼赢学人会指着自己的飞机残骸说:独裁的飞机能够打掉民主的飞机,但打不掉民主的精神。民主必定战胜独裁,民主一定会从一个伟大的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加伟大的胜利。独裁必败。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第三种,是最高级,也是最逆天的赢学,就是巴拉特赢学,也叫做主观唯心主义赢学。这种赢学,是印度人和某岛人所秉持的赢学。“抽象”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赢学”的形态,“逆天”也不足以完全概括他们这群人的精神状况。
如果他们的飞机被打掉了,巴拉特赢学人会指着自己的飞机残骸说:我们的英雄打掉了敌人的飞机,你们看,这个残骸就是证据。我们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我们即将成为这个世界的引导者,整个世界都会匍匐在我们脚下颤抖。
绩效赢学人时常无法理解日耳曼赢学,更无法理解巴拉特赢学,这才是正常的。
以前我上高中学政治课本的时候,时常无法理解为什么唯心主义还要分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我的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认为有一个神仙,他创造了这个世界,并赋予了这个世界一切的运行法则,这个世界必须以他的意志为根本准则,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如果你认为一切外物源自自己的内心,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看见既是世界,看不见既无世界。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绩效赢学秉持的是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先决性,又强调主观能动性,说的不严谨一些,绩效赢学人会学习和认识客观规律,然后改进自己,再通过自己,改造世界。历凡强盛过的国家,没有一个不讲唯物主义的。
日耳曼赢学就很抽象了,为了赢而赢,从结果反推出赢的过程,再拿这个过程推导出赢的结果。通过闭环的循环论证,可以一直赢下去。日耳曼赢学虽然抽象,但好歹也是要通过闭环的论证来让自己赢的。唯心归唯心,但论证不能少。
巴拉特赢学,除了恒河水喝多了,莱猪吃多了,我实在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了逻辑自洽,以至于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他们身上一个巨大的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