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回答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会谈称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互相取消 91% 的关税,暂停 24% 的关税,如何解读?

中国新闻网
191个点赞 👍

这一个多月因猜对懂子会“怂”三次且时间大差不差,从而大赚的俺表示,这事客观规律发挥了作用。看看俺怎么猜对的就知道了。

特朗普这顿“折腾”,转折点主要有四次:

美国时间4月9日:宣布对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对等关税”推迟90天征收。

4月11日:宣布对半导体进行关税豁免。

5月1日: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关税豁免。

以及最近这次。

这四次都导致美国股市大涨,而我除了4月11日那次,其他三次都猜到了,下面就来介绍下我是怎么“猜出来的”。

先说第一次,4月9日

那天懂子将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对等关税”延期90天执行,引发了美股暴涨,他这个操作,我在4月7日就做了预测——

之所以判定美国无法在4月9日开始执行那个“对等关税”的征收,依据用当时回答的话来解释就行了——

如此规模的加征关税,需要美国海关机构,尤其是负责以上事宜的海关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多招聘并培训人员,研发部署新的关税计算核对系统,通过AI等手段能快速识别确认货物分类,通过一系列对原产地认定的细化标准和指导操作。
然则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本财年的预算早就确定,主要花在边境安全(拦截非法移民)和芬太尼等毒品原料上,而不是加强关税征收能力上,压根就没做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准备。
一线不具备执行能力的情况下,就强行推动广泛加征关税,那后果只能是大量货物在海关排队,等着靠如今这点人员和系统慢吞吞的核对税率再放行,进而美国国内商品流通也大幅延期,国内供应链和疫情早期那样全面瘫痪,别提制造业回流了,已有的工厂都得关门大吉。

即美国海关4月9日的时候,客观能力上就无法执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征收”,特朗普最迟嘴硬到4月9日,就不得不暂缓关税征收,给美国海关提升能力以缓冲时间。

再说第二次:5月1日

之前特朗普签署过行政令,将在5月3日对出口美国的汽车零配件加征25%的关税。但快到5月3日的时候,他却——

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汽车创新联盟、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美国汽车驾驶协会、汽车和汽车配件制造商协会、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美国国际汽车经销商协会等六大汽车行业组织,给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写了封联名信。主要内容是下面这段——

“大多数汽车供应商没有做好准备应对关税政策突然引发的混乱,很多供应商已经处于经营困难并将面临停产、裁员和破产。只要一个供应商无法供货,就会导致整条汽车生产线关停。”

作为关税战理论上收益最大的行业之一,美国汽车行业也高度依赖海外零配件,如果特朗普不设法降低这些零配件进口成本,那么要用关税“促进回流”的美国制造业反而会停工,甚至彻底完蛋。

汽车行业美国第一大制造业,在全美50个州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经济注入1.2万亿美元,特朗普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把这些人的生路断绝,所以只能在5月3日前大幅妥协。

所以四月底我在回答里说过——

然后是如今这次——

那就更简单了,美国各大零售商,哪怕算上3月的临时补货,库存也就能支持45-60天,再加上中国到美国的货运时间,大概率会在5月9日前后宣布减少关税。之前回答里我也说过这个日子。

最后总结下——

4月9日是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征收日,但美国海关还没有征收能力,只能延期。

5月3日是汽车零部件25%的关税征收日,但美国汽车制造业离不开海外零配件,只能豁免。

5月9日前后,是美国零售商库存发出警报的日子,所以懂子只能降低对华关税。

当然这次也不意味着谁赢谁输了,中美是马拉松,决定输赢还远着呢。

至于中美博弈的形式吗,可以参见俺另一个回答——

飞跃本屯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