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印度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加征最高 166.2% 关税,背后有哪些考量?此举释放出什么信号?
- 226 个点赞 👍
原来的关税税率是6.5%,这里面最高的加征166.2%,最低的加征48.4%。
4月22日,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征了12%的关税。
2024年4-11月,印度进口成品钢数量为650万吨,中国成品钢占比约30%。
印度最近各种动作很让人反感,除了加征关税,其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其倒向美国针对中国的做法,是该受到惩罚了。
印度格达化学有限公司、印度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和印度塔格罗斯化学有限公司的出口量排名中国前三。
其中最低的是印度塔格罗斯化学有限公司(Tagros Chemicals India Pvt. Ltd);
最高的是印度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UPL Limited)以及其他印度公司;
此外,印度格达化学有限公司(Gharda Chemicals Limited)加征 75.7%;
印度万民利有机化学有限公司(MEGHMANI ORGANICS LIMITED)加征62.0%;
布拉特树农(印度)有限公司(BHARAT RASAYAN LIMITED)加征62.0%;
印度禾润保工业有限公司(HERANBA INDUSTRIES LIMITED)加征62.0%。
最高这个为啥被加征这么多,主要是由于他们不配合调查。
印度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与其关联公司毛里求斯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联磷磷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交的答卷存在大量瑕疵,非常影响调查。
商务部根本无法获得确定其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所需的必要信息,也无法核实其提交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后来商务部发了补充答卷给他们,结果他们还是没有提交上来。
所以最后商务部只能根据既有的信息,认定其倾销幅度最大,为166.2%。
该公司答卷未按问卷要求装订成册,未按顺序标上页码,也未保持电子版和纸质版答卷的内容相同、格式一致。
该公司通过贸易救济调查信息化平台提交的答卷与其提交的纸质答卷和通过电子载体提交的答卷无法相互对应。
其通过贸易救济调查信息化平台提交的答卷存在大量重复提交相同文件且未说明理由、文件名与文件内容不一致等问题。2024年5月7日,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申请发起人是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代表中国氯氰菊酯产业,在2024 年 4 月 2 日,正式提起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
氯氰菊酯主要用于生产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制剂等,广泛应用在农业、卫生等领域,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烟草、玉米、花卉等害虫防治。
氯氰菊酯化学结构式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至2023 年的产量占同期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比例为 60%—90%,
2019 年至2023 年,印度倾销的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49.25%、64.23%、69.68%、67.48%和 71.47%。
数量方面,分别为2049 吨、3199 吨、3003吨、2065 吨和 3602 吨。
绝对数和市场份额都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这几年的进口产品价格分别为:89675 元/吨、68455 元/吨、68355元/ 吨、70019 元/吨和 51950 元/吨;
2023 年比 2022 年下降25.81%、比2019年下降 42.07%。
国内产品呢,则因为倾销加剧,也不得不下调价格:
5年时间分别为115000—117000 元/ 吨、93000—95000 元/吨、88000—90000 元/吨、90000—92000元/吨和 78000—80000 元/吨。
由于印度的倾销,国内氯氰菊酯产业长期亏损,产量、销售量显著下降,市场份额下滑,销售收入及利润等受到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可持续性压力很大,所以商务部认定中国氯氰菊酯产业受到了实质性损害。
印度塔格罗斯化学有限公司、印度格达化学有限公司都有提出协商价格承诺的意向,但没有被采纳:
塔格罗斯未提交包含产品范围、参考价格、报告义务等内容的价格承诺。
对于格达化学,则有三个原因:
1 格达化学存在明显倾销,只能通过实施反倾销税的方式予以制约,最低限价无法起到保护国内产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2 调查产品对中国出口的价格变化频繁,格达化学价格承诺的基准价格无法合理和及时调整;
3 格达化学不仅向中国出口被调查产品,也出口很多其他农药产品或中间体,价格承诺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导致规避行为,不利于有效监控。
查看全文>>
Saka财经 - 136 个点赞 👍
实际上由于环保与人力成本上涨,人口大规模老龄少子化,中国现有大量的工业是要外迁的很难保住。很多国内企业在靠补贴维持产线,因为一旦停了有些工业项目就没了。
但随着中国人口日益下滑,大规模的老龄少子化在快速的耗干中国本来就薄的老底,后面财政无法维持,还要面对天量基建维护潮到来。。
大量靠吃补贴的企业肯定完了,那中国也会出现欧美日韩面临的问题,产业转移与工业空心化。
这个氯氰菊脂就是个例子,我接触过还有很多的国内化工厂环保查的太严,由于污染危害性大,很多人不愿去,全靠一群60后70后少量80后在苦苦支撑,这些人一旦老去后继无人,厂子只能垮掉。10后20后根本不可能去这种高毒 高爆 的化工厂。那这些工业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现在化工 建筑 机加 服装 等基础行业都出现这种情况。
查看全文>>
八方 - 52 个点赞 👍
氯氰菊酯是农药杀虫剂的原药,在棉花、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中,氯氰菊酯因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的高效防治效果被广泛使用。此外,家用消费品领域(如卫生杀虫剂、驱虫剂)也有应用,占比约 28%。
从全球市场规模上看,2024年全球氯氰菊酯市场规模为2.13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2.9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4.9%。
从全球产能方面看,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氯氰菊酯生产国和出口国,其氯氰菊酯产业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产能占据全球80%左右的水平,基本垄断了全球出口市场。
从全球消费市场看,中国是全球主要的氯氰菊酯消费市场之一。2019-2023年间,印度氯氰菊酯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49.25%迅速攀升至71.47%。同时,印度产品长期以低于国内价格10%-45%的水平进行销售。
从国内产能看,大约设计有6000吨/年的产能,实际产能远未饱和,国产替代无压力。此前主要问题是印度进口价格比国内低1-3万元/吨。
从发展前景看,氯氰菊酯的环境安全性争议持续加剧。欧盟已将其列为限制使用农药,禁止在露天农田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毒性等级定为 "中等",要求严格控制使用剂量。美国环保署(EPA)2024 年数据显示,因氯氰菊酯残留导致的蜜蜂死亡率较基准值高出 22%,进一步推动监管趋严。
此外,有机农业快速发展对化学农药形成替代压力,全球有机农业用地面积近五年增长 35%,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市场份额已达 12%,直接挤压氯氰菊酯市场空间。
此前国内成本价格下不去,主要也是因为国内环保要求。
从本次制裁效果看,对印度进口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后,以2024年印度出口价约3.5美元/公斤计算,税率上调至166.2%后,印度产品在中国的到岸价将升至9.3美元/公斤,远高于国产5.2美元/公斤的价格水平。
从制裁背景看,也是印度率先挑起事端。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1日,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以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
所以本次东大对印度氯氰菊酯的反倾销措施是对等回应。
此图与本文无关,纯高兴(*^▽^*) 查看全文>>
陈宇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月入杯中 - 4 个点赞 👍
印度对华逆差占中印贸易总额的八成以上,看上去中印贸易摩擦印度的牌更多,然而印度“抵制中国货”不是一年两年了,对华贸易逆差却居高不下,是他们不愿意吗?说个趣事,2020年印度尿素采购招标,增加了一项条款:与印度接壤陆地边界国家的任何投标人(供货商),只有按照相关规定在主管当局注册备案后,才有资格参与投标。这一条款印度自己吹嘘就是为中国供应商量身定制,把中国货踢出印度市场,然后就是国际尿素价格原地暴涨,印方不得不在新规实施短短数日后便停止执行,可悲的是价格却跌不回去了。
印度近年来的“印度制造”愿景,想要实现工业化,就不得不采购中国设备与工业中间品,因为如果使用在印度人口中“比中国货质量高的多”的西方设备与产品,印度制造出来的工业品成本直接爆炸,毫无竞争力可言,这就是印度越想实现工业化,越依赖中国制造,对中国货无论嘴上怎么嫌弃,身体却很诚实,而且有陷入恶性循环的趋势,连一直吹嘘印度的西方都在撤出印度,咖喱味的泡沫撑不住了。
查看全文>>
长弓玄刃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如水 - 0 个点赞 👍
我看到的是,一个20年前的中国。
印度劳动力成本、污染治理成本目前都很低。
现在的对手是美国,未来的对手一定是印度。
————
氯氰菊酯是一种合成的除虫菊精类,对于昆虫是一种速效神经毒素。氯氰菊酯对人、畜为中等毒性,可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内。皮肤接触会感觉异常,并伴随刺痛和灼烧感。氯氰菊酯会污染水源和土地。
查看全文>>
平安语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ony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布闻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