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责是没有作用的,以现在的行情,追责二字本身就是高层的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现在基层的消防工作大概是这样,区县消防支队只管救援,不管排查,验收职能归到住建口了,派出所也有检查的职能,但是现在公安的现状不允许他们参与到其中来。偶尔抽查一次他们也只是例行公事,接下来都丢给街道办或者镇里去搞,但是一个街道随便就是几千家九小,应急办里四五个人不能再多,即使把执法的算上也不会超过10个人,那么怎么管,自然往下压,有网格员就是网格员,不然就直接丢给村居去处理。
表面上看这种处理方式很合理,但是有一个前提,让街道办跟村居的去排查整改,群众得听你的啊,连个罚款的权力都不给,人家配合那真是情分。上边不说了区县是不管的,那他们干啥呢?他们督查,督查看看街道办跟村居有没有干活...话说偏了,就这宗火灾而言,街道办开了三次整改通知,又以商户承诺整改这种很戏谑的结果收尾,本质上就是因为权责不对等,没有强制执行作为兜底,所以我开篇就点明了现在这种行情来搞追责就是在甩锅,为什么不给原因就多样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营商环境,不能关停,甚至罚款都不给,又要整改到位又不给权不给钱也不给人,最终的结局就是基层选择躺平,不碰上政治行动的绝不主动排查,查了也是浪费时间,至于有没有其他的考量,我不知道,只能臆测。反正这种权责不对等的现象一日不改变,执行这一块就烂一天,政策永远不能落地,除此之外,较真起来消防排查也是一门专业的事情,绝对不是说几个灭火器或者烟雾感应报警之类就能解决的,就灭火器而言,碰什么样的类型的火灾用什么样成分的灭火器还是一门学问,又有几个人实际上能反应过来呢。
再来回头说说新闻,从内容看这个饭店雷点满满,回迁楼,三合一违规住人,基本消防设施基本都没有,其实这种九小场所在全国各地都是常态,有些楼栋天生建设的时候就是漏洞百出,按照现在的标准就没可能通过验收,而且以前建设的时候支持商住一体,现在地方上直接否掉了,还有诸多政策打架的问题压根说不完。现在基层的消防建设各地要求有所不同,但大差不差,从消防验收这块搞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不允许大规模的搞开发,所以大致方向都是朝着智慧消防联网去搞的,也就是搞好预警,另一个方向是打击三合一,不许商住一体。客观来讲第一个还好搞点,地方政府一般会跟第三方合作,有政府的背书以及价格优惠挺多人都能接受,但是第二个涉及到人的问题就很麻烦,经营者在店里居住最大的原因就是想省钱不想租房子,并且这种现象在建筑密度很大的城中村普遍存在,往深来讲这是赤裸裸的社会问题,并且现在已经过了大规模基建的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设施的老化只会更容易出现火灾,国院挂牌最大的作用就是稳定人心, 说白了就是让群众看砍头爽一下,别想着追责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