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点解析:
1、免职了主要负责人,但它们甚至不敢公开主要负责人是谁。
按华商报记者的调查,被免职的可能是三河市市委书记,而且根据调查这个市委书记过去在固安县任县委书记的时候也整过这个烂活,不过不了了之了。
通报里的“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到底是谁?最新回应|华商报_新浪财经_新浪网
2、作为中纪委点名批评的“形式主义一刀切”的三大案件之首,处分仅仅是免职。
在这里我引用一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文章:免职官员“重出江湖”,谁在“难得糊涂”?--评论-人民网
很明显,《新京报》所说的官员免职复出是指因违纪、失职等原因被罢免职务的官员。这其中有两次免职后复出的原北京市市长、山西省省长孟学农,有假免职的泌阳县原副县长王新科,还有行贿免职后很快复出晋升周口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政委的薄玉龙。不过,在媒体质疑下,后两位很快又二次被免职了。
官员被免职后再次复出,我们可以说这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即“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而且,《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均规定,因问责被免职的干部,一年内不安排其职务、两年内不任命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也就是说,免职基本等于带薪休假一年,两年后即既往不咎了。
因过错、失职、违纪被罢免官员三成复出比例是高是低呢?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也只能“难得糊涂”一下了……许多官员早已通过多年经营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力场、关系网,虽然今天过错失势,但权力场、关系网依然稳固,事后岗位空缺,自然一个电话,一个招呼,官帽就回来了,甚至领导呵护、疼爱之下,还会加长几厘米“纱帽翅”。
3、然后呢?商户采购政府要求的广告牌的费用呢?更换新广告牌的费用呢?
哪怕是中纪委点名批评,都没人给商户们经济补偿——日本人好歹还知道鞠躬道歉呢!
知乎前面提到了补偿问题,然而“补偿”的过程就更幽默了:
15号地方纪委顶不住舆论压力,免职处理主要负责人,但对于赔偿当地工作人员还在穷尽推诿扯皮之能事:
多个花钱更换招牌的商家表示,他们曾听说每个换招牌的门店大约有两三千元的补贴,但不知道是向哪个部门讨要这笔钱。北蔡各庄村上述负责人对此表示,“我们村里顾不上这事,也解决不了,要找城管执法局。”
就商户拆招牌的补偿问题,记者15日以商户名义联系了三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换招牌的事由该局备案室专门负责。记者多次拨打备案室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又致电燕郊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负责此事,“当时是哪个部门让你们换牌匾的,你找一下他们。”
三河商户“换招牌”费用谁来出?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谁让拆的找谁_新浪新闻
结果后面被揭出jin徽改色这个更严重的烂活,17号地方终于不情不愿“开始”走访。但几个部门还是在“拖字诀”“等通知”——实际上所有公开消息都是“将会”承担费用,直到写回答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收到”赔偿了,令人感慨。
随后,顶端新闻记者致电三河市泃阳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证实正上门告知商户可换回“红蓝黑”三色,相关换回费用由政府承担,同时对商户牌匾此前换色费用进行登记。
商户牌匾换色费用登记后能否落实报销?泃阳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称:“现全市正在统一摸排统计,后续费用报销由市里拿方案,会给大家答复。”
顶端新闻记者联系三河市人民政府,值班人员称不了解此事的进展和推进。
三河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会去核实,核实好后告知记者。
三河市一地已解除“三色禁令”,牌匾换回费用政府承担_新浪新闻
当然啦,工作是需要时间的,自然也不能指望它们赔偿的效率有要求商户整改的效率那么高嘛!万一它们后面自愿赔偿了呢?
可直到27号中纪委通报批评,这个“赔偿方案”还没出来。目前为止已经过了十天,三河市甚至连个“我们愿意赔偿”的官方公告都没有,自然不必提商户是否收到赔偿了。
只能说,一出好戏!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