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私权利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
- 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
也即,企业行事看的不是鼓励不鼓励,而是是否有利可图的同时,违不违法。至于公序良俗是考虑因素,但不是必须遵守的。
而违不违法,在很多人看来是法律法规。
可在企业看来不仅仅是法律法规,更在于执行面。
法律法规有限制,但是执行不到位,那也是一纸空文。
所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至于加班这方面的劳动法有没有做到这四点,是众所周知的了。
但「不要鼓励加班,否则没时间消费」这句话,说的仅是表面上消费不足的原因,消费不足更根本的是国人尤其是中低层收入没上去。
若是收入足够,别说有时间了,就算是没时间也会挤出时间去消费。
很多打工人为什么加班?
不加班收入就不够用或者收入锐减,任谁都会想要加班。
可若是即使加班,然后收入依旧不够用呢?
这时候即使有时间,又怎么去消费?

所以归根结底,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居民的收入,而不是加不加班等等时间问题。
所以与其挖掘中等收入群体,不如瞄准挖掘高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和活力。
就目前的经济态势,高等收入群体尤其是那一小撮‘先富’的人才最具消费能力的,以一敌万都是小觑他们了。
可那群‘先富’的人愿意吗?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谈及促销费时强调,要围绕人的需求扩内需,挖掘和释放需求潜力和活力。
黄汉权指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大、分布广。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工作的工资和薪金,确实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制约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忙、加班多,没有闲。
因此,要完善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落实工资增长和GDP同步,落到位。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他还强调,不要鼓励加班,少加班。因为消费要时间。如果没有时间,即使有钱也不好去消费。
当然,最好的是全体国人都收入提上去,自然消费就起来了。
这些年着重‘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之一,就是这个。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