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回答

华为联合 11 家车企倡议,实事求是宣传智能辅助驾驶,明确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这将对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大河财立方
24个点赞 👍

以下均为个人理解:

一、 某企业对自动驾驶的宣传一向是最激进的,因为它不是车企,是供应商。其作为供应商最主要的产品就是智驾能力,其次是营销带货能力,再之后才是智能座舱电机电控系统;该企业掌握了HM智行旗下品牌的宣发,同时作为供应商又不像车企一样对车辆问题造成的事故负直接责任。管营销又不负实际责任,两个因素叠加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而自己研发智驾系统的车企,和没有宣发权的纯智驾供应商,这两种情况在宣传口径上就谨慎的多。

不信你可以看央视刚发布的智驾广告,所谓《L3 畅想》,里面还在鼓吹尚未落地L3 智驾能力,描绘了司机可以不系安全带+驾驶时接视频电话的骚操作。这能叫“实事求是宣传智能辅助驾驶,明确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你边界条件写在哪了?不会是写在视频最后的小字里了吧?

刚发完L3 畅想广告,就来倡议实事求是宣传智能辅助驾驶。那你不是白畅想了吗?

这个广告,再配合这个知乎问题下面的回答,就可以看见当天海啸的一角:

二、个人认为这种倡议是一种“投名状”,意思是我知道我之前宣传的太激进了,我现在不敢了。可能在以后的宣传中 HW 会有所收敛。

智驾收紧的相关政策酝酿已久,虽然最终 su7 事故成为监管加速落地的导火索,但是监管本身是行业内其他某个激进宣传智驾的厂商引发的,各种意见征询和监管措施早在 su7 事故之前就多有曝光。

小米本身是车企,如果车辆自身缺陷导致事故他是脱不开责任的,因此可以看到雷军对智驾的宣传比较保守,通常是吹一吹智驾能力特色后马上跟进限制条件,说明局限性,从开始就在坚持这一点。之前很多某品牌粉丝认为这是雷军“怂了”,但也正因如此,现在搞出这么大声势来“倡议”的也不是小米。

三、基于上一点扩展开来,可以看见本次参与倡议的发起方是阵营十分鲜明的。主要是与 HW 有密切合作的几家: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汽车。这里面没有比亚迪、吉利、长城、一汽、理想、蔚来、小鹏、特斯拉、零跑、宝马这些车企。

赛力斯有问界,奇瑞有智界,江汽有尊界,上汽有尚界,北汽有享界,广汽已有合作风声,剩下的奥迪、东风、长安、岚图、奥迪这些也都是华为乾坤智驾的合作方。所以本次倡议实际上就是供应商 HW 携使用了它供应智驾能力的全部车企进行的倡议。

至于为什么只有他们发声,别人不用发声,我想之前已经解释的比较清楚了,就像打地鼠一样:你冒出头去就要挨捶,挨了捶就要叫唤一声再缩回去。

要是敢不出声不缩头,那我只当是上次敲的不够劲,后面还要锤你。


监管收紧后,被打屁股最疼的跳得最高。

重锤敲下后,被打的最疼的缩的最快、叫的最响。

普通的知乎用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