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个回答

如何看待4.22特朗普承认对华关税过高,将降低关税?

klee前来报到
101个点赞 👍

川剧变脸换张皮罢了,并非是什么示好,不会改变美国在贸易战的进攻姿态,并且可能向其他非关税的经济与技术领域扩散。

今早刚揶揄完贝森特,全是“川剧”变脸老演员了。

对特朗普贸易战完整的分析,之前做过一个“274”组合,即“两份纲”、“七伤拳”、“四本账”,已经从其核心经济主张、选举承诺兑现、基本盘红脖子们的关切方向、对重振制造业的理解,乃至对华个人情感因素分析过,贸易战就将是特朗普的必选项。

只是因为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在实体经济与科学技术领域存在严重的知识结构缺陷,肤浅化了制造业回流的逻辑,低估了中国与其他市场脱钩的难度。更有甚者,美国的债务与财政压力也不允许特朗普再做等待,甚至还要扩大贸易战的规模。

以财政为例,减税是特朗普最核心的政纲,根据美国税务基金会的测算,如果特朗普的减税政策贯彻实施,十年内联邦税收直接减少额就将高达3.6万亿美元,含上遗产税和业务拨备,将高达4.5万亿美元。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十年内的赤字将扩张3.7万亿美元。

而根据共和党政纲,特朗普从产业扶持,到住宅基建,再到若干尖端技术,还要继续扩张财政。

所以早在总统竞选辩论时,从拜登到哈里斯再到亲民主党的媒体人们一遍遍车轮战地问他,你的财政该如何平衡,他一直说的都是“关税足以填补”。

彼得森研究所也算过一本账,如果美国普征关税15个点,且各国都躺平不反抗,十年内将给联邦带来 3.9 万亿美元的收入。

所以能理解贝森特为啥像念经一样地吆喝各国“不要反抗”了吧。

至于债务方面,特朗普压力更大,不久前咱还写到过这段导演拍破脑袋也想不出的黑色幽默:

此外,还叠加了种种其他的因素,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影响覆盖范围非常之广,从红脖民生到海空军力受到了全副波及,这些恶果将在十年内陆续显现。就以军备为例,如果按照现有趋势发展下去,美国海空军规模将在十年内萎缩1/3,部分远洋舰队和海外空军甚至有可能降幅超过一半。届时美国军事将成为霸权三支柱里最先动摇的一根。

所以特朗普挟去年大选大胜、三权合一之势,且内阁也经历了忠诚换能力的大洗牌,出手比第一次狠辣与贪心得多,还没上台就已经扬言全球制造业但凡不到美国生产就要加征关税。这也是这次所谓“对等关税”计算公式为什么会盯着贸易逆差,推出那么一个看似草台班子的荒唐算法。

而且特朗普未尝没做过打硬仗的准备,上文彼得森研究所之前就算过账,如果各经济体对美国加征关税进行报复,美国财政的净收入增长将由上文的3,9万亿萎缩至 1.5 万亿,甚至更低。

因此特朗普这次贸易战有个极其鲜明的特点,是关税开路,然后仿照2018年美墨加协定故事,逼迫各国重开经贸谈判,进而影响其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最理想化的状态恐怕就是让各国接受传说中的《海湖庄园协议》。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特朗普政府还正在升级对转口贸易的围堵、对全球航运和港口经营的操弄,并进一步升级科技战与金融战,乃至试图引入加密货币去给美元增添新锚。

此时任何的示弱都将在现实中被拿捏,去迎接美国更肆无忌惮的得寸进尺:澳大利亚刚为核潜艇项目主动打钱,下一步就受钢铝关税波及;越南刚说愿意零关税,下一步就被要求抹平全部逆差;莫迪老仙跑完华盛顿,椭圆形办公室的椅子垫都还没凉,就被宣布“愿意关税大幅削减”……

这些下手有多重,心里就真的有多急。

上周和一些大V朋友们欢聚研讨,聊到美国政府是不是草台班子,我的观点就是波粒二象性,“既是又不是”。

一方面,特朗普、贝森特、甚至卢特尼克之流毕竟都有自己刀山血海的起家套路,且个个都有对冲基金背景,至少别怀疑人家造势与操盘的能力,一定有自己那套逻辑的思考和算计。有些看似疯癫的表态,未尝不是投机商在搞火力试探。

但另一方面,客观环境的条件约束,让他们也不得不在投机中重手加码,而且这些人清一水没下过厂、没打磨过机器(马斯克不一样,但已能确定他不参与这些政策的讨论),对实体经济、前沿科技以及产业与技术相结合,是缺乏理解的,配合“忠诚换能力”的组阁标准、执行层面建制派的抵制以及个人性格缺陷,导致了动作变形。

说白了就是:既是在每一个微观环节可以用理性逻辑闭环下,最终照样会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合成谬误。

这是特朗普政府的内生矛盾。

所以说,无论是从攻防策略的理性应对,还是掌握其内生矛盾后的以拖待变,本轮贸易战中国的应对都完全正确。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超大经济体在前方坚持,结合加拿大、欧盟多多少少的抵制,让全球投资者终于开始审视这个GDP只占全球25%、股票市值却占65%的经济体,背后有着多少风险隐患,在产出、债务、利率、汇率中的种种脱节将会在脱钩中放大,最终由分析传导到情绪,带来了本轮我们看到的股债汇三杀。

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超大经济体在前方坚持,让一些一开始出于惯性恐慌所谓“滑跪”的国家,渐渐回过味来,大家都乐得在巨人对掌时候祭出“拖”字诀,让特朗普政府宣称的70个国家排队要舔某部位,现在成了等同于该部位放气的国际玩笑。

伴随着等不到中国电话的特朗普,终于主动来说将会降低关税,这幕笑剧算是达到了阶段性的高潮。

不过我建议朋友们想笑就笑今天这一天,后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贸易战的阶段没有发生转变。

首先,决定特朗普发动这轮贸易战的原因没有消失,甚至还加剧了,美国最近在债务和降息问题上斗争日趋激烈,特朗普的减税也是箭在弦上,这本做不平的账会刺激他继续挑衅。他拿着《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滥用的结果就是,随时可以拿出各种理由去升级贸易战。

其次,美国毕竟是超级大国,他的全球投送能力、战略影响力与对一系列公共秩序、公共产品的掌控力依旧存在,不管怎么样,“贸易战没有赢家”这句话注定了咱相当一批企业要承受巨大压力;现在对咱航运造船的301调查结果已经落地,不管长远看多荒唐、短期内将造成巨大冲击;类似于贝莱德收港、巴拿马与澳大利亚酝酿弃约的案例后面还可能增多;美国后面不仅有可能鼓励各国在贸易战上“卖华求荣”,还有可能从金融市场与货币结算对我们发起一系列新的攻击,而这一块我们的短板会更加明显。

第三,我们的诉求也决定了斗争将会持续,咱已经反复表态,美方如果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美国加征关税和其他制裁一天不予撤除,平等、尊重、互惠又何在?届时即使有工作团队的事务性谈判,也将是打打谈谈。

那么什么时候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呢?

我认为还得看美国自己,特朗普的上台是踩着执政失败的拜登政府上来的,选民对特朗普各方向认可度最高的,不是移民就是经济。

换言之,一旦美国就业、收入、物价这些民生“贴身”指标大幅恶化之日,就是特朗普政府权威动摇之时。

从政策传导到民间发酵,多要半年至一年时间。本次贸易战出手实在太猛,节奏还可能提前。咱就姑且算作是今年金秋时节。

虽然此时离美国中期选举还有一年时间,但是之前我已经多次分析,特朗普“三权合一”的副产品就是“无限责任”,所有坏事都将算在他头上。而既是经历了所谓“政府效率部”的种种腐败检举,如此清晰的证据也没打着一只老虎,也说明特朗普在华盛顿只是外表强势,反对派的力量只是蛰伏。

随着种种矛盾的内爆,“建制美国”将重新集结归队,并作为对特朗普在这几个月“无限权力”蜜月期,以MAGA美国大开大合的反作用力,引发“两个美国”的对决,并由此蔓延至美国能够影响到的每个地方。

到那时候,贸易战将进入新的阶段,在特朗普跛足状态下,迎来暂时的调整。

之所以说是暂时,那是因为即使四年后实现政党轮替,民主党政府对华也会展开新的挑衅,这只会随着中国真正构建起双循环市场,并有着足以保卫该市场的技术手段和军事实力之时,贸易战的阴影才会远去。

还有五到十年,咱都要加油啊!

江宇舟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