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为什么欧洲面包这么硬而无味,欧洲人仍然把他们当主食呢,面包的配食又是什么?

褚橙芒果
1个点赞 👍

唯一的原因就是传统使然。

欧洲饮食史稍微了解一下。


基本上把以上两个视频看完也就知道欧洲面包的今世前身和一个正常欧洲人是怎么吃面包的了。


我这里主要是强调一下,我们日常吃的各种面包、甜面包还有软欧包基本上都是日本和台湾人发明的。

这是正经东亚食物不是欧美食物!

东亚人真的重新发明了面包。大概欧洲和美国还能吃的面包只有吐司(这玩意估计我们日常吃的松软吐司也是日本人改良的)、布里欧修汉堡坯可颂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比方说葡式蛋挞,就是一位在香港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史斗(Andrew Stow)在澳门发明的。这玩意英国没有,葡萄牙也没有,香港(现在是澳门传过去的)也没有。虽然发明人是欧洲人但绝对是澳门正经本土食物。


下面我再重点分析一下欧包为什么难吃。

欧包难吃主要是淀粉和蛋白质的问题。综合起来就是面包的老化问题。基本上几度到十几度室温下一个晚上面包就老化到难吃,加上高蛋白质加持下,内部结构很韧,外壳干硬就变成可以砸核桃的欧包了。

中国人常吃的馒头一样也有淀粉老化问题,但面粉筋性低,内部结构松软,放长时间也没有难啃,一般人也会蒸热再吃,所以老化问题没有欧包那么明显。


欧包该怎么吃?作为饮食大国,欧包如果好吃肯定会大面积普及,毕竟传统欧包只有四样食材:水、面粉、酵母、盐。是非常健康的,远比我们能买到的吐司、甜面包、软欧包和汉堡坯健康的多。

阻碍欧包在中国推广的唯一障碍就是难吃。如果你碰见有人说欧包好吃,要么这人有钱可以买到出炉几个小时之内的新鲜面包,要么就是被洗脑了。

我只能说买到的欧包尽快密封冷冻起来,吃的时候喷水用180℃烤5min。可以有八九成的新鲜面包口感。

但是我的方法不能改变高筋面粉本身带来的特性。面包内部结构太韧了,吃的时候我真的青筋出来了。如果你喜欢另当别论。我吃得累,我父母牙口不行吃不了。


欧包不好吃我们该做什么?

所以我在反复做了几次欧包后意识到问题的本质:高筋面粉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欧包的口感,我又不想加入大量黄油改善口感,因为黄油热量爆炸!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在我吃过法棍就要意识到,不管我们做什么只用四样食材只能做出和法棍差不多的玩意。我也是被网上做欧包的视频洗脑了。

然后我把目光转向了中餐,想看看中餐有没有差不多的食物。你还别说,你还真别说,确实有。我小时候经常吃的剁馍不就是中式烤面包吗?然后我就在网上搜什么剁馍、火烧馍、烧饼之类。还真被我找到了一个配方:朱厘米大师的葱香大饼,基本上就是加了葱和五香粉的剁馍。我稍微改了一下,去掉葱花和五香粉就行了。

目前这个配方非常受家里人欢迎,基本就是水分多一点的烤馒头。外脆内瓤软,还真的不容易老化。绝对比欧包好吃百倍。而且没有烤箱也能做。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选个麦香味突出的面粉。这样才能好吃。


最后的最后,我再次强调,日常我们能买到的面包都是日本和台湾人发明的面包。这是正经东亚食物!没有比这更正经的东亚食物。

欧美人要么吃汉堡坯要么吃可颂要么就只能吃又干又硬可以砸核桃的欧包了。

欧包不好吃就要改,学学日本人,不好吃就要认,改好吃不就完了。千万别给自己洗脑。

高达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