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这好那好,但就是收入不行,就是穷?
- 127 个点赞 👍
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日本,而在于你的认知被中文互联网带偏了。
中文互联网让你觉得,月入2万很容易,没有1万是loser。
再一对比,日本很多普通劳动者月薪也只有20万日元(1万CNY),大学生上班族也就40万日元(2万CNY),日本消费又比中国高,那明显日本人穷啊!
再加上,中国月收入2万以上的相当多人,属于风口上起飞才获得了如今的地位,因此对未来充满了忧虑。因此他们并不会如日本一个月入20万的宅男一样,10万租房3万吃喝5万拿去买本子一样轻松自在,而会想方设法投资、存钱,以及花费大量金钱鸡娃,
因此这些在网上常见的2万以上的人,还同时在大量抱怨钱不够,穷。
于是你就会进一步产生这个认知:
“连中国2万都觉得穷,那日本人岂不是更穷了!”
然而,假设夫妻二人月薪分别是25000和20000,家庭年收入就达到了50万元。
50万元,是日本大使馆对中国的签证申请者认定的“极高收入”的标准。
查看全文>>
無瑙大盆子 - 115 个点赞 👍
我觉得用日本的特殊行业来回答这个问题再恰当不过了。
大久保公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一行
去年我还在日本街头要饭的时候,曾经救济过一位从国内刚过来就失业的哥们。
当然我说的救济无非就是送给这哥们一件行李箱方便他拿来要饭用。
第一次带这哥们去要饭的时候,他的登山背包实在是装不下救助站这么多物资。
可以理解,我第一次去要饭的时候同样也装不下。
救助站的规矩是想进来装多少都可以,就是不给你袋子。
那天我实在没办法,去周围的超市搜刮了几张塑料袋。
花了几个小时才勉强把物资扛回家。
从此长了个记性,以后要带行李箱和背包过来才能做到吃喝效率最大化。
要饭也是很累的好吧!我爱说实话。
言归正传。
那位失业的哥们凭借着和我一起去救助站要饭,硬生生扛了一个多月时间。
最后终于找到工作转职,开叉车去了。
看到他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我也是很欣慰。
虽然少了位要饭的丐友,却多了名开叉车的司机
也不失为一段人间佳话啊。
我就不同了,继续走着要饭的老路。
人人都不看好我,偏偏我也不争气。
丐友开叉车工作几个月后,问过我一个尴尬的问题:
“你知道在日本HIV阻断药怎么买吗?”
没错,丐友可能中招了。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日本的公共假期比较多。
某天晚上他在外面喝了点小酒,一路走回家的时候经过大久保公园,也就是你们熟知的那个地方。
准确来说应该叫做大久保街道。
丐友被站街的日本小姐姐所吸引,一时没把持住。
就花了3W日元让小姐姐领走,场面一度不堪入目……
据丐友透露,完事后的温存间隙,他和小姐姐更是进行了精神上的深入交流。
简单来说,站街女也是有梦想的!
这位大久保小姐姐是从乡下开往东京打拼的日本女生。
因为家庭原因,19岁开始从事这一行。
一天只接待三名客人,完事后就下班。
仅支持现金支付,概不赊账。
下班后哪怕客人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同样概不接单
人家也是有原则的知不知道?
每个月都领着“低保”,吃着整个日本社会体系的福利。
至少在日本的社会体系里,这位小姐姐的年收入显示为零,也就是所谓的无收入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
她一天保守估计能赚9W日元,除此之外经常会收到来自客人们的小费。
一年365天,年收入至少过千万,甚至两千万日元。
没在日本长期生活过的人,可能不太清楚这个国家的税务体系是什么情况。
怕你们无法理解,简单列个表格给大家看一下
表格上的数据并不严谨,因为要考虑到各种抚养人、故乡纳税、以及各地自治体所缴纳的费用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
留学时期我在东京都市区内居住时,国民健康保险费为减免后每月1200日元左右(八年前)
搬到琦玉县某市区后,保险费仅为将近900日元。
因此表格数据和实际有误差,我列出来只是想表达
像这位年收入过千万甚至两千万的站街小姐姐
按照表格推算,理论上每年大概要交三百万到六百万日元的社会福利税。
然而实际上呢?
人人都不看好我,偏偏我也不争气。
她不仅明面上作为无收入者每年不用缴纳这么多钱,实际上还要反过来倒吃整个日本的社会福利。
所谓的扮猪吃老虎,莫过于此了吧。
按照日本小姐姐的人生规划,她打算做完25岁就收手回乡下了。
买个店铺,开启新的人生。
当然了,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被国内的舆论环境所包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哦!你可能想说,在日本这样的人没多少。
不好意思,猜猜看正在写这篇回答的作者。
为什么会挺起胸膛、整天闲着没事干在这讨论如何才能在日本高效率要到饭?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失业了,是需要被救助的人
日本的失业规则是这样的,分情况讨论。
如果是被企业裁员了,那没问题,在家待机满七天就可以去当地的hello work领取失业补助金。
如果是自己主动辞职,那就要等两个月后才能去申请领取失业补助金。
本人就是那位主动辞职后等了两个月的人。
具体能领多少钱呢?
失业前最近6个月的总工资·除以180天
约等于每个月给你的失业补助金。
我去年一个月能领将近20w日元,按照目前汇率大概一万人民币。
都是hello work的工作人员每个月按时直接给我打进银行卡里的
我连着领了三个月,在日本疫情期间如果失业了甚至可以连着领五个月失业补助金。
最后一次领完钱后,我还去hello work申报时顺便质问工作人员:以前不是可以给五个月吗?
估计是以前同样领钱问他重复问题的人太多了。
工作人员连看都不看我,说现在不是了,到此为止。
所以,为什么日本明面上这好那好,但就是收入不行?
想想看日本每年有多少高收入的人,整天都在选择扮猪吃老虎?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查看全文>>
日建魂 - 83 个点赞 👍
日本有钱人你接触不到罢了
日本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泡沫经济以后长起来的,又穷又小气,家里继承之前也拿不到多少钱
但那些老头老太可不一样,实力远高于上海大妈的存在,这一年在东京咬房子也是看到了日本老人的购买力。
一般认为日本的中产阶层可能会在白金the sky有个70平的房子,或者the court神宫外苑有个小屋
价格么现在大概这样,当年开卖的时候是现在一半多的价格,这类人基本还得挤地铁,所以你平时还能见到,然后再往上基本就脱离这些鸽子笼阶层了。
这类人是有新富有老钱,新富喜欢麻布台的豪华塔楼,要么大平层公寓(100平米+),属于正经富人阶层,随便找了一套高级公寓大概这个价格
再往上的老钱世家分布就广了,基本什么大山町、代代木上原、白金台、长者丸大片大片的地,麻布住有栖公园等不一一例举了,不会和普通人一样住鸽子笼,地基本300-500平起,楼么也是低调奢华,这种地现在基本都是10亿起,还别说楼上的建筑了,门口停地也都是宾利劳斯莱斯还有各种中古法拉利,只能说看着就是车展,让人羡慕不已,独门独院在都心真的是很奢侈了。这种已经完全和上面的人划开了界线,地是传下来的,楼可是啊猫啊狗只有资格够就能买的,好的地只能说几乎不流通,有也是财阀接下来造高级公寓卖给你。
这类人么也不会和你来摇号,说实话我也没见过,只是平时出门经常看到他们的司机在等他们,要么就是停在车库,具体是谁我也不知道。
我问过一圈三井、三菱和住友的担当,他们说中国人也就买买3亿多的楼,8亿10亿以上的大平层都是欧美人和日本人自己在接盘,中国客户很少。
所以不要高估普通人的财富,也不要低估日本的富豪,毕竟人家财产没被收上去,积累了几百年总还是比积累100年都不到的厉害多了。
查看全文>>
用户名必填 - 70 个点赞 👍
因为日本让60分的人能过上75分的生活,80分的人能过85分的生活啊,相应的100分的人肯定就过不了120分的生活了。
国内让60分的人过40分的生活,30分的人过20分的生活,80分的人过60分的生活,那相应的100分的人当然可以过150分的生活了。
100分的人当然觉得日本工资不高,实现不了财富自由,但是你是100分吗你就嚷嚷?
嚷嚷到最后发现自己996挣50w不敢全花光怕裁员,还没日本大手700w年收的员工过的爽,然后只能在工资上找优越感了。
还是那句话,我工资是不算高但是过得很舒服的原因是我赚30w就敢花25w,国内多少赚30的敢花25?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鸡排排排排排排 - 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洛木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Block王 - 6 个点赞 👍
日本没有需求了。
有需求才会有经济效益,才能驱动人去行动。你躺平了,都按规定的规矩干,那还有啥好努力的?
所以日本资金大部分都在海外,日本政府在海外赚钱也不拿回国内,换成美元和美债吃利息,大公司全都在海外发展,国内保持个服务就行了,赚钱也不回流国内。想在日本国内发展的人发现,根本没人来干活,现在日本到处都缺人。
日本人也不罢工,工资低只要能活下去就行。那不只有越来越穷了么?
然后就是骂政府,政府发点钱让低端人口不饿死,大家能维持下去就行了。
查看全文>>
排骨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reso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