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开始飞中国代购中国制造,从饮食到日用品全覆盖,「逆代购」现象背后反映了什么趋势?会催生新产业吗?
- 711 个点赞 👍
反应了很多媒体的朋友,既不知道现代产业链的玩法,也不知道现代黑白灰各类物流的能力。。。
在日本韩国这样的空间距离,个人坐个飞机过来买点东西还算是有那么一点点利益可图。比如真有韩国往返山东背大米的,早年间往返中日背药妆之类的。
这些也都是价格差距在比较大的时候才有的现象,后期靠机票这么来来回回已经性价比很低了。更多的还是利用了各种税收上还有海关上的灰色地带,直接大规模运输。
在美国到中国这样的尺度,目前行业里能想到的办法大约是这么几个。
墨西哥的地头蛇,东西给到他们,反正剩下的就不管了。这类型我不熟悉,但是客户有广东福建的大哥,人家有门路,咱也不细问这事情。
要么就是过水蟹模式,转口东南亚。这属于美国不严查,也有蒙混过关的可能性,美国海关并不是我们的海关,别把啥都想成是咱这种执行能力和科技能力。。。
还有就是2018年之后很多企业开始在海外布局,然后在海外进行中间环节的加工生产,然后就变成了made in xx。这个种类就比较多了,简单的比如散装袜子,到海外进行包装,套个纸盒子或者袋子也算;复杂的可能要涉及到真正的组装环节,这个就更难评价,到底算是哪里生产的了。
总之制造业这东西,产业链、物流是个很复杂的体系,这么多年做外贸的全球相关从业者形成了庞大的体系,除非做到每个环节严格溯源、全流程追踪,否则按照懂王目前嘴上说说的套路,很难堵住。
他真要有这个本事。。。其他事情早就都成了。。。
当然吸引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这倒是真的好方向。不是说为了让他们过来买东西,而是从普通人角度让他们知道咱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而不是什么特朗普、万斯随便嘴炮几句,就被忽悠着觉得,啥都是咱们得错。
查看全文>>
王家CFA - 307 个点赞 👍
“他们的购物清单主要是华为手机”
看到这儿就不用看下去了,
华为手机在美国无法使用谷歌服务,有的运营商比如AT&T对华为手机有各种骚操作,
老美“代购”华为手机去干嘛?再卖回中国吗?
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261 个点赞 👍
所谓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以前是我们追着国外大牌买,现在轮到老外排队来中国代购了,这风向变得够快的,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觉得很光荣。
首先,这完全说明咱中国制造的实力越来越强了,国货质量好,价格还实惠,像饮食、日用品这些,美国友人用了觉得好才会专门来代购。
现在是老外抢着买大疆无人机、小米充电宝、安克产品,连老干妈也成了留学生的续命神器,处处充满国货的光芒。
前阵子我刷抖音,还看见有老美专门飞中国买电动牙刷,说这牙刷充电一次能用仨月,比他们本土牌子强多了,可以看出对中国产品很认可。
其实也体现出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在提高,以前大家可能只知道一些外国品牌,现在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出国门,被外国人喜欢。
我觉得形成这种局面也得益于现在国际物流和网络购物越来越发达,让美国人代购中国商品变得很方便,这也促进了“逆代购”现象的出现。
另外,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作用,比如抖音tiktok带火了多少国货,有个纽约妹子在tiktok上直播拆中国快递,拆出会发光的化妆镜、自动搅拌咖啡杯这些新奇玩意儿,视频直接爆了千万播放。
而且现在好些外国网红专门做"中国好物开箱",充分满足了老外的好奇心。
以前李子柒为什么能火到国外,就是因为她把中国的饮食文化、生活方式等通过这些文化通过视频传播出去,让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也更愿意尝试中国的产品。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说,好事,全球消费市场融合一下,大家不再局限于购买本国的商品,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商品。
而且,消费者都是会算账的,举个例子,中国产的陶瓷刀在美国亚马逊卖30刀,同样质量的老美牌子要卖80刀,这就是能赚钱的生意,有人愿意做代购意味着能赚差价的钱。
而且最近汇率也划算,代购们买点日用品回去,转手也能翻倍卖,赚点钱。
挺好的,作为中国人,为这一刻感到很光荣。
查看全文>>
HR蔷薇 - 210 个点赞 👍
看到拿华为不能运行谷歌框架来否定整个新闻我是真绷不住。有些老臭登是真的不接受丁点新信息。
类比一下就是,我说我买了第四台Apple TV了,在国内用,然后就有人杠:骗子,Apple TV根本不能在国内用,应用商店、music、流媒体一样都没有,跟个投屏器没什么区别。啊对对对,然而你搜一下Apple TV在淘宝卖了多少?你猜我们有没有办法用?
华为确实几年前退出北美了,而且不再支持gms,但小众归小众,它也一直就是极客之选,我记得2019年加拿大人来访就买了两台。
不能运行谷歌怎么办?哪怕你搜一下呢?
这是P70,新机子吧。
用了MicroG之类的模拟运行环境。
蛮受欢迎。
折叠屏。
三折叠。「美国能用吗?」「能啊!」
模拟谷歌框架的教学贴。
某些极客狂喜:「太棒了,要的就是没有谷歌框架的手机!」
从中国往美国代购的事情早多少年就在进行了,早在Temu登陆以前,留学生大量熟练使用海外集运从国内买东西的,还有淘宝海外站、AliExpress这些。运费贵点时间长,但是凑够了还是划算的。
我都用淘宝国内站+superbuy对外转运业务买过mac的维修零件、游戏机等等。
而且绷不住的是理论上美国优势商品也这么反向代购。八年前我装房子的时候,拿现在的设计语言讲算中古风吧,打算搞全北美黑胡桃木家具。但那时候觉得真货黑胡桃木是挺贵的,一个电视柜6000元,茶几5000元大概这个水平。
然后跟在美国的兄弟聊天的时候说起,我说你买北美黑胡桃木家具应该很有价格优势吧,然后我们就搜了一下,震惊了,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袖珍小边柜1500刀,电视柜3000-4000刀,餐桌5000刀,这种水平。然后直接导致他后来美国房子到手开始买家具的时候,几乎都是从广东发货反向代购的,海运几十天然后自己组装。还买了很多墙纸。
从美往中海淘这个风潮从汇率破6.8以后基本就已经反过来了,只是以前一直是华人和留学生在玩,现在价格差和渠道被认知到了,蔓延到一些美国人太自然了。
题目这个新闻不说一定没夸大的成分,但是你们这么赢法太生硬了。
查看全文>>
Luxenius - 1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墨语楼 - 1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灵剑 - 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无聊123 - 46 个点赞 👍
墨西哥毒贩:完了完了,走私鸡蛋的跟老子一桌也就算了,搞代购的现在也有钱跟老子一桌了……
==================================
看了个马来西亚哥,叫Rooney的,视频,这哥们儿特别有意思哈哈哈哈哈。
美国人看到tiktok上很多外贸卷王,惊讶于中间商原来吃掉了那么多……
你们不会以为,转口贸易只有中国人想卖吧,他们不想买吗……
已经是百年不遇的大便局了……
看戏就,贼有劲。
=============================
还有人,对于贸易和物流的认知,是不全面的。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上海人几年前是怎么饿肚子的?
就是因为冰山下面所有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物流和贸易都被强行炸掉了。
东大有能力炸,你美帝在这方面,也配和东大坐一桌?有没有一丁点自知之明……
=========================
再多说一句,美国佬还是网购少了,
就他们看到的tiktok上的那些“源头厂家”,后面还有起码两三层代理吃差价……
短期内,他们应该还是反应不过来的……
查看全文>>
温酒 - 38 个点赞 👍
看见代购名单第一个,华为手机,我的心情:
官媒和爱国自媒体造谣没有惩罚,司法部门选择性执法,公权力以立场强奸真相,新闻从第四权变成了应声虫,这一切的恶果,所有人都会尝到
但无人在意
想起来了90年代的调查记者,英雄的血被辜负了
查看全文>>
IIIlll - 35 个点赞 👍
不考虑人力成本,要严格计算利润空间当然可能是有的,但是有这种人即使有也是美国华人或者有美签的中国人干。代购就一直没断过,纽约这边很多个人代购生意一年挣个10-20万美元辛苦钱,只不过以后这个生意是双向的了。
ps:不要觉得这个钱很多,这个需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研究和执行所有的返点,还有就是冒着逃税和洗钱的罪名。
但认为美国人会纷纷为了代购选择飞至少30个小时中美来回挣那个千八百美元?说这话的人这辈子要么没见过美国人,要么没飞过越洋长途。
信这个真不如信美国人会进厂打螺丝,那个是8小时还有社保的:)
查看全文>>
一直住顶楼 - 25 个点赞 👍
有一说一,要是有这头脑、想法这么灵活还能顶着时差之苦来回搬运的美国人,想在美国生活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早就都有钱了。我就见过一个例外:“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那个车臣移民,弄俩高压锅当炸弹(炸死了一个中国女留学生,两个美国人),结果警方一查,妈的高压锅还是在网购买一赠一的,太会过日子了
当时多少闹钟代购都摇头:这孩子可惜啊就是被落后文化和宗教耽误了,多好的代购苗子啊,连做一次性的恐怖袭击都要买一赠一,这头脑要是中国人做个“神医”(当年代购的俗称)轻轻松松,早就发财了。所以说闹钟有商业头脑和行动力是真的,那些极端分子其实挺可怜的,哪怕有头脑也没用就是没中国人这种文化氛围,没人带
当然题目里这个故事100%是假的,连基本逻辑都没有。这种事情即使有、也轮不到美国人来做,做的肯定是中国人(美华),别的不说就凭老美白人那个适应能力,会用淘宝么?估计在国内都两眼一抹黑,还代购呢,不自己照照镜子,真有这头脑产能早回来啦
美国穷人基本上特别适合鲁迅说过的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查看全文>>
硅谷IT胖子 - 21 个点赞 👍
看了看问题日志,贴几个图大家看看吧。
链接点进去是这样的
新蓝网的资料
问题日志一开始是这样
然后这个提问者又添加了话题
然后管理员锁了又开
这个p开头的人重新编辑
再加一张
查看全文>>
青川不在山 - 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到此为止 - 11 个点赞 👍
这完全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这个问题。往返机票多少钱?现在航班少了机票贵了。再说,他回去的时候海关不查吗?就算是华人顶多也就是带点自用的和给亲戚朋友的而已。不要太把这个涨关税当成个什么大事。你去看一下美国人数最多的中产,他们用什么?而且,资本家有各种对应的方法。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天塌不下来
查看全文>>
小知闲闲 - 8 个点赞 👍
知乎江河日下,类似的毫无逻辑的问题越来越多。
比如这种:如何看待美国向黑龙江Windows发加密字节,疑为激活微软Windows提前预留的后门? ? - 知乎
如何看待美国向黑龙江Windows发加密字节,疑为激活微软Windows提前预留的后门? ?
再比如...算了,懒得去例举了,例举多了就发不出去了。
知乎已经越来越不是一个能够理性讨论的平台了
查看全文>>
冷漠 - 7 个点赞 👍
这些搞新闻媒体的,带节奏都带不明白。
美国人在察觉到中美真正的物价差距后,带来的最大麻烦肯定不是“代购”,而是“走私”。
关于这点,之前做对美贸易的已经干脆在TikTok上把“猫腻”都曝给美国人了——原来大伙之前卖到美国的商品其实也就比常规价高一点,根本没那么贵,哪怕加了关税都不至于翻几倍......根本原因是他们本土的经销商“恶意加价”,才导致美国人买不到便宜的“made in China”。
如今还被迫买美国产,更贵!
美国奸商对自己人下手比中国人还狠,
那美国人为什么还老老实实跟你买?
走私不就行了?
145%就是145%的利润
相比之下代购才能赚几个钱啊?自古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亏本买卖没人做、杀头买卖有的是人干,何况这利润不比贩毒低,风险还没贩毒高的买卖?
美国的制造业再不回流,美国人可就要开启“海贼王”的时代了。懂王不至于指望海关会帮自己吧?他自己都不愿意打的螺丝,海关的史密斯专员也不会去打。
当然,胆子大、有肤色加持的就去零元购,更便宜。
查看全文>>
小楼一夜听雨 - 7 个点赞 👍
不太现实
真要玩自媒体,可以去墨西哥开个号
第一期手把手教你走私
第二期走私比贩毒更安全更有效
第三期走私无人机利润更高
第四期教墨西哥人走私无人机比自己走私无人机更赚钱更安全
第五期直接无人机飞过境上面挂个袋子挂个手雷越境抢劫零成本创业。
第六期教墨西哥人零成本创业
。。。。。。
查看全文>>
肖邦啃烧鸭 - 6 个点赞 👍
看到有答主质疑文中提到的美国居民飞中国代购的真实性,我觉得有必要出来澄清一下。
文中提到的波士顿居民是真有其人的!她每次来汉东采购带货,都是我给她做翻译找货源谈价钱的。
我一般称她为“爱德华兹太太”,而她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士生物学家,威尔逊·爱德华兹!
查看全文>>
Phil - 4 个点赞 👍
好像华为手机确实是一个点。这玩意在美国能卖好几万。
虽然美国政府本身到处侵犯人的隐私,但美国人很多接受的教育里隐私是很重要的。那怎么防止美国政府侵犯自己的隐私呢?那唯一的答案就是华为手机。
所以华为手机在美国其实是很有市场的。并不是什么【用不了谷歌服务就没人买】的东西。人家买华为手机就是为了防止美国政府窃听的,也不可能去装什么谷歌。
查看全文>>
还是不注名好 - 3 个点赞 👍
希望外国友人注意一件事情:中国出口欧美的食品是严格按照欧美标准执行的,而销往国内的食品只是象征性执行国内标准。来中国采购其它工业品大概没有问题 ,采购食品是可能会出事的。
查看全文>>
世界树的影子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乌合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arcasm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沈零阳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自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朴德猛老元帅 - 0 个点赞 👍
为了一碟醋,包了一盘饺子。
从美国飞往中国,只为了买华为等科技产品?
为什么是华为,不是小米OPPOVIVO等品牌?
我承认华为的手机很好,但小米OPPOVIVO的手机也很棒。
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华为的软广告。
不是说不能买华为的手机,华为与美国的关系大家是知道的。美国经常以华为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产品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进行制裁。
带华为手机入境,不怕被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给没收吗?
再来计算一下从中国往返美国的成本。
仅计算机票成本,根据旅游平台的票价查询,从美国往返中国的的机票成本大概为6000到15000元人民币(约1000到2000美元)。
比起机票成本,更高的可能是时间成本。单程直达大概需要12小时,中转则可能需要一天以上,主打一个折腾。
不知道在中国需要买多少产品省下来的税才能够抵消旅行的开支?
根据中美两国人民在网上的对账,美国普通人的收入水平也不高,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一个月收入也就3700到5000美元,单独飞中国买东西肯定是不划算的。
而对于高收入群体,比起长时间的飞行,更愿意接受物价的上涨。
催生的新业态问题,这个可能性也比较小。
毕竟不像中国有香港这样的地方,美国人来中国做水客,成本太高。
买了商品通过寄包裹,同样会被海关扣税。
人肉带回去,行李箱能装的东西也有限。海关同样也会查,特别是做这个的人多了,必然会引起海关的注意。
离境退税,可能会鼓励一些美国人来中国旅游,这样也是挺好的。来了中国就得消费,多少能拉动点刚需。
反正,代购的业态是不可能形成的。
查看全文>>
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