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回答

如何评价原苹果首席工程师孔龙自美归国,入职复旦大学?

Hack3r-D
260个点赞 👍

孔龙老师从美国苹果公司回国加入复旦大学,我觉得在中美科技对抗的背景下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

毕竟这几年,美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持续加码,尤其在半导体领域,通过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手段限制中国发展。甚至我在微信群里还看到专门针对中国学者发起“学术审查”真是演都不演了,脸都不要了

2018年11月1日,时任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宣布启动 “中国行动计划”。2022年2月2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结束 “中国行动计划”。然而,这仅仅是形式上的结束,针对学者的相关案件依然大量积压,并未因该计划的取消而被赦免或转为民事、行政案件。“中国行动计划” 对华裔科学家的迫害仍在持续进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在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专题网站上列示了77起案件,150多人被起诉,其中逾九成为华人华裔。
2024年9月11日,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兰斯・古登发起一项为期6年、类似 “中国行动计划” 的新计划法案,并在美国国会众议院获得通过。自9月9日起,已有大约24项针对中国经济、政治和科技领域影响力的法案在众议院陆续通过

当时就是特朗普在任上搞的事,现在他又当总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但凡机灵的肯定会害怕哇,万一被迫害还不如及早离开美国。孔龙作为在美顶尖科技企业担任核心技术职务的华裔专家,我觉得真有可能。

从美国颁布的很多政策,其对中国学者的针对性打压已形成方针或者说策略了。一方面,美国通过限制敏感领域(如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的学术合作,阻挠中国学者参与国际会议或访问实验室,还大搞莫须有罪名;另一方面,收紧签证政策、加强背景审查,限制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赴美学习一些技术。这种“技术脱钩”的意图,就是害怕了,想遏制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但是,孔龙的归国恰恰表明,这种sao操作肯定会加速人才回流,毕竟他在苹果积累的射频芯片设计经验(如U1、U2、H2芯片的研发量产),也是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急需的实战能力。毕竟孔龙在苹果期间主导的射频SoC芯片设计,涉及5G通信、高速数据传输等核心技术,这些领域正是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重点。

他去复旦大学,这肯定好事呀,毕竟国际顶尖企业首席工程师(国内一般叫总工),真是强的可怕,以他的工程经验,回来很有可能加速国产芯片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转化周期,这不是妥妥利好么。

尽管美国试图通过“长臂管辖”限制技术外流,但其企业却不得不依赖全球人才库维持竞争力。就单看美国的头部公司,大量雇佣华裔工程师的事实,本身就说明技术创新的跨国性本质难以被政治完全切割。当美国将科技问题政治化,迫使孔龙这类人才在“效忠企业”与“家国认同”间做出选择时,更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归国意愿。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对华科技战的非理性升级,也是倒逼中国构建更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而孔龙的回归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缩影。



编辑于 2025-03-30 09:40・IP 属地新疆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clausius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