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只干日结,压一个月都不干,但凡有压着,老板就会变相克扣或者跑路。
衙门不管事,老板不当人。用工需求在那儿摆着,就业需求也在那儿摆着。工厂可能也会演变成日结。
或者,
天降猛男。
出来一个天才,搞了一个平台。有一个平台,就有其他资本也开平台,最终卷成只剩3家。
这平台是干什么的呢?
劳务平台,专注日结,每天的劳动力就像商品一样。
工厂和卖家一样。一言不合就被扣保证金。
态度不好,辱骂员工,扣500打给员工。就和卖家辱骂客人一样是扣500。
日结工资到账的慢了,先扣5块,事后你工厂再慢慢申诉。和发货时效一样,发货慢了就先扣5块。
出现劳动纠纷了,先从工厂押金里扣,很不讲理的给劳动者支付工资,就和现在仅退款一样。
甚至员工今天刚打上卡 就先拿到今天工资。就和抖音一样 退货刚揽收就收到退款。
被迫加班半小时一小时之类的纠纷要平台上申请,然后有个客服介入,客服总是倾向直接打款加班费给劳动者。和现在电商纠纷一样。
工厂是接触不到劳动者的信息的,劳动者的实名制由劳务平台那儿掌管,工厂连身份证的边都摸不到。就像消费者的实名认证是对着电商平台,卖家看不到消费者的全名,甚至电话都是虚拟号码。
这种情况必须三劳务平台互卷才会出现。
所有人都很默认的找工厂类工作,上这三家劳务平台和消费者逛淘宝、抖音、拼多多一样。
所有工厂直招是招不到人的,只能上这三家劳务平台各开一家店,交上押金,然后用人。和卖家开店一样。
,
,
消费者维权其实和劳动法一样。在咱们这是失能的。
是电商平台代替了工商局和12315的职能。所以大多数消费者感觉不到 维权难的基本事实。
电商平台是把维权给倒置了。钱先打给了消费者,卖家想维权 卖家自己去投诉或者起诉,随便他去哪儿,反正很难。正常情况是消费者维权很难。平台把这事儿给倒置了。
劳动市场也需要一个劳务平台来搞一搞,一言不合,把钱打给劳动者工厂想把钱要回来,随便他去哪儿投诉或者起诉,反正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