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越来越癫了,寻思着下个月才到愚人节啊,一搜判决书,对照着原文看了下,竟然是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国家卫健委、武汉市政府等多名被告被判令赔偿约 244 亿美元。下面的链接指向 PDF 版判决书原文:

为什么说这个判决非常癫呢?科学和公共健康问题我确实不懂,但全球范围内都有一条非常基本的法律原则 -- 主权豁免:一个主权国家的行为,不受其他国家司法管辖。这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诉讼方面的豁免(不能被起诉),一是执行方面的豁免(即使败诉了,也没法执行)。
既然有原则,那么就难免存在例外,根据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案》(FSIA),一个国家在美国境外的商业行为,如果对美国产生了直接影响,那么可以在美国被提起诉讼。通俗来理解,就是如果一个国家干的是企业的事情、以做生意的态度对待国际事务,而且的确对美国造成了损失,那么有可能突破这一例外。
而在我看来,这正是本案判决「先射箭,再画靶」的地方:为了实现政治效果形成有利判决,千方百计往商业的角度靠拢。

一开始,这个案子的确因为违背了主权豁免原则,被联邦第八巡回法庭打回来了,但第八巡回法庭也稍微给了点提示,宣称如果能证明中国政府存在「在世界其他国家不了解疫情相关信息时囤积个人防护设备」(hoarded personal-protective equipment while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s in the dark about the disease),并对美国的相关设备市场造成影响,就可以视为符合例外条件。
受到点拨的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心领神会,补充了所谓「囤积防疫设备并在美国出售」、「限制防疫用品原材料出口」等证据,主张这些行为对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防护设备的市场价格造成冲击。
在我看来,是对 FSIA 主权豁免例外的一种曲解。
从 FSIA 立法意图和相关判例来说,所针对的主要是外国国有企业从事业务,或者外国政府作为商事交易主体和美国进行贸易的情况(比如说,要是某国政府网购了几辆美国生产的豪车供人民使用,结果收到了车不给钱,那就可以突破主权豁免原则成为被告)。
归根结底,设置例外的目的在于避免一个国家和美国做生意,然后拍拍屁股赖账了,再抬出「主权豁免」的大旗来耍流氓,不让美国企业起诉来维护权利。纵然疫情防控难免会对市场交易产生影响,比如政府组织物资调配、对企业生产行为作出指导等,但将此类影响解读为商业行为,恐怕并不符合 FSIA 本意。一个国家的政府,只要伸出有形的手进行市场监管,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市场主体造成影响。按照密苏里方面的逻辑,是不是中国也同样可以主张美国政府的商业行为影响了中国三蹦子生产企业的经营、推高显卡价格伤害中国游戏玩家利益呢?这就可以无限魔法对轰了。
对此,也推荐阅读
的一篇解读,很透彻地说明白了对于商业行为的传统解释方式(个人也觉得这是更正确的方式),即针对的是政府本身像私人企业那样下场进行交易的情形:但再说这些似乎意义也不大。你无法跟一个装醉的人谈理性,我国政府全程不搭理、不出席庭审的举措,也正应了那句话,「正眼看他一下就输了」。只要自己不内耗不纠结,问题就是别人的:244 亿判了,能不能执行,这就不是法院能解决的问题了。
反正政客只需要赢,在特朗普总统的带领下,每一天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至于逻辑和现实可能性,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