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域大约占其国土总面积的40%。
在该气候类型下,年降水通常为500(甚至700)至1000毫米,雨季时降水超过全年降水的80%,旱季时降水则极为稀少。
中国已经与该气候类型国家展开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电力合作的有:尼日利亚,刚果(布),苏丹,南苏丹,布隆迪和津巴布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农业合作,很多农作物品种,如玉米,木薯,高粱,棉花等,其产量都高于当地品种,产量均有显著增长。
水利工程和电力工程的合作,则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
我个人认为,中国在以上区域内的合作经验,对于发掘澳大利亚的农业潜力,保护生态环境,都是十分有益的。
特别是澳大利亚的北领地。
澳大利亚北领地地广人稀,占澳大利亚总面积约20%,领地人口略多于23万人(2012年)。北部阿拉弗拉海沿岸曲折低平,东北部为巴克利高原,中西部为平原草地,南部为山地和沙漠地区,西南部多干涸盐湖。北领地约五分之四面积位于热带内,跨越两个明显的气候带,普遍高温。北领地是古代土著文化的发源地,北部阿纳姆地为土著居民保留地。
如果能够在此地切实发掘其农业潜力,又反过来会极大地改善非洲这类国家的经济前景。
结合我国在毛乌素沙漠的治理经验来看,如果在热带草原地区大规模地建造光伏电站,则不但可以为达尔文等地提供电力,还可以显著减少覆盖区域内全年的太阳直射,特别是旱季的太阳直射,从而极大地减少土壤内水分的蒸发(减少30%至50%)。
而这些电力又可以用于冶炼金属,煤炭化工和半导体产业,相关产业的工业废热又可以通过多级闪蒸来提供额外的淡水。
多余的电力又可以用于制造氢气进行氢储能,解决了峰谷平衡的问题,且氢气既可以用于冶炼当中的还原又可用于制造淡水。
这样一来,在热带草原气候进行农作物种植是完全有可能的。
目前北领地只有二十几万人,随着开发的深入,将该地区的人口承载上限提升到上千万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样的话,在澳大利亚手里几百年都看不到希望的地方,将有可能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某些地区的牧场价格并不高……839.2万亩草场售价约1.83亿人民币。
一户来自昆士兰中部的和牛养殖家族在北领地迎来了新的篇章,他们成功购入了一块面积广阔的牧场。这场交易涉及一块55.95万公顷的庞大土地,由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商人兼房地产开发商精心打造。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该牧场终于在9月以逾4000万澳元的高价成交,新主人是休斯家族旗下的温特沃斯牧场公司。
然后我用Deepseek算了一下55.95万公顷如果全部铺满发电板,全年年的发电量大约是3.43万亿度电。
总投资大约1.96万亿人民币。
839.2万亩耕地(这里姑且不计算海水淡化产生的额外淡水)大约能够生产280万吨粮食(玉米/小麦),约330公斤/亩。
2024年,我国人均粮食需求约606.公斤,即使将该值提升50%至0.91吨,这些耕地的粮食足够维持307.69万人的消耗。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粗略的比例,即每投资2万亿可以满足至少300万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
约合67万人民币/人,23.8万人民币/亩=3.57亿人民币/平方公里
此外每年3.43万亿度电,按照最低价格0.057人民币/度(2024年山东的数据)来计算,大约是1955.1亿元——大约是总投资额的9.8%。
澳大利亚一共745万平方公里,其中热带草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
以其中10%被改造为耕地计算(即,不造成灾难性的生态破坏),累计投资额为106.4万亿人民币。
29.8万平方公里新增耕地大约能够供1.62亿人每年人均0.91吨的粮食消耗。
而由此每年产生的电力约为134.1万亿度(我国2024年全年发电量的10倍),由此所带来的工商业产值和就业机会,尚未计算。
基于以上信息,我认为中国拿下澳大利亚能够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你却认为这是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