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的咕噜声为什么那么治愈?
- 137 个点赞 👍
破除一个误区:猫的咕噜声不是单纯呼吸声。
动物学家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发现,猫喉部肌肉以每秒30-40次的速度收缩,带动声带振动,同时配合横膈膜的规律运动,形成20-150赫兹的复合频率。
这个频率范围恰好覆盖了人类医疗常用的治疗波段——比如理疗仪常用的20-50赫兹促进血液循环,90-120赫兹缓解肌肉酸痛。
2016年北卡罗来纳大学做过实验,让志愿者在听猫咕噜声录音时测量脑波,结果α波(放松状态)增幅达到普通白噪音的1.7倍。
这种声学特性可能源于猫的生存策略。
幼猫出生后24小时就会发出咕噜声,振动频率稳定在27-44赫兹。母猫通过这种声波定位幼崽位置,同时刺激幼猫骨骼发育——实验显示,每天接受45分钟27赫兹振动的小猫,骨密度增速比对照组快20%。
这种进化出来的"生长加速器",在人类听来却成了天然镇静剂。就像远古人类发现火能取暖的同时也照亮了黑夜,猫为自身进化出的功能意外契合了人类的生理需求。
更关键的是声波与触觉的联觉效应。当猫紧贴人体发出咕噜声时,每秒25次以上的体表振动会激活人类皮肤下的梅克尔细胞,这类触觉传感器直接连接着迷走神经。
2021年《神经科学前沿》论文指出,持续接收25-50赫兹的体感振动,能使人体皮质醇水平在15分钟内下降26%。
这解释了为什么抱着咕噜叫的猫比单纯听录音更解压——就像手机震动放在桌面和握在手里的区别。
还有个常被忽略的时间维度。
家猫平均每天咕噜180分钟,每次持续4-7分钟的振动周期,恰好对应人类注意力集中周期。
神经学家发现,当规律振动持续4分钟以上,大脑会启动"自动放松程序",类似看着篝火发呆的状态。
这种时间匹配可能源于人类与猫的共居史:古埃及人驯化非洲野猫时,人类正处于农业社会初期,每天需要3-4次短时休息来缓解耕作压力,与猫的咕噜节奏形成生物钟层面的共振。
但别把这种治愈效果全归功于猫。
人类耳道结构对低频声波有天然偏好,耳蜗基底膜在接收低频振动时,产生的神经信号会绕开大脑皮层直接作用于边缘系统。
简单来说,咕噜声像把钥匙,能避开理性思考直接打开情绪开关。
更妙的是,猫会根据环境调节咕噜声强度:在陌生环境会增强高频部分(80-150赫兹)示警,放松时则集中在低频段(20-50赫兹)。
这种动态调整让人类在无意识中接收着最适配当前状态的声波组合。
最后要说个反常识的发现:人类对猫咕噜声的依赖,可能改变了猫的进化方向。
对比家猫与近亲荒漠猫的声带结构,前者喉部肌肉纤维密度高出23%,振动效率提升17%。
基因测序显示,与咕噜声相关的ACTC1基因在家猫中出现特异性变异。
换句话说,在与人共处的万年里,猫的"治愈功能"可能被反向筛选强化了——就像小麦驯化人类一样,猫的声波武器也在悄然改造着两个物种。
所以下次你家猫发出引擎般的震动时,别只觉得是它在撒娇。
发布于 2025-03-06 12:3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史到临头 - 18 个点赞 👍
我喜欢听我家猫小声的打呼噜声,奶声奶气的可好听了,每次听它打鼾声,觉得像人精似的。我还喜欢把耳朵贴近它肚皮,感受它心脏跳动的起伏声,那是生命的节拍,觉得很新奇很治愈,有猫的日子真的太欢乐了,猫不用做任何事,光待在我身边,我就被它萌翻了,也被治愈了。
发布于 2025-03-06 23:4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tsw - 5 个点赞 👍
小猫咪的咕噜声,不仅可以让人和喵心情舒畅,还有真正意义上的“治愈”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一,猫咪的咕噜声,是怎么发出来的?
猫是哺乳动物中发声最大的动物之一,它们的发声主要分为闭口音、开口音及开闭口音,我们今天介绍的“咕噜咕噜(purr)”声就属于闭口音的一种。
值得一提的是,狮子、美洲虎、雪豹等“吼猫”由于喉部结构过于坚硬,是无法像家猫、薮猫、猞猁这类“呜猫”一样发出“咕噜”声的(19世纪早期猫科分类依据)。
研究者推测:猫在接收到 “神经振荡器”的信号后,声门会通过快速、有节律的开闭引起声门内气压的改变,当这种气压变化与吸呼时气道中的压力波动产生空气共振)时,就转化成我们可以听到的“咕噜”声了。
二,猫咪咕噜咕噜,是在表达什么?
(1)满足
目前,国内外没有研究能明确表明猫咪发出“咕噜咕噜”声音的确切原因,但许多人把这解释为一种“满足感”。
如同人会微笑,狗摇尾巴一样,猫咪通常会在心情“还蛮安逸”的情况下发出“咕噜”声(25-150Hz)。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喵老大结识到新基友、发呆打盹,以及有贴身顺手的猫奴伺候时。
(2)恳求/示弱
细心的铲屎官可能会发现,当你带自家主子去较陌生的宠物医院时,或者自家猫咪饿的眼冒金星乞求食物时,偶尔也会发出这种“咕噜咕噜”的声音。
芝加哥大学兽医学院的Kelly Morgan提出,猫咪会通过“咕噜”声来达到自我安慰、缓解情绪,这就如同人类会通过哭泣、大笑甚至整理房间来分散自己情绪一样。因为此时,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喵主子可能已经承受到了“如坐针毡般的压迫感”。
(3)母子交流
母猫在护理仔猫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音。
由于小喵出生后的睁眼大约要历时10天左右,且终身是个“高度近视患者”(视敏感距离仅有6米),因此,猫妈妈需要通过“咕噜牌追踪器”24小时掌握小喵的位置及健康状况;同时,小喵也可以凭借“咕噜共振”找到猫妈妈。
(4)生病/分娩
在母猫分娩期间、猫咪发生疼痛性疾病时,甚至在临近死亡时,也会发出“咕噜”声。一些亲近的猫群中有一只猫咪受伤时,其他猫咪也可能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毫无疑问,猫咪发出“咕噜”声是要消耗能量的,那为什么急需能量的病猫和分娩猫还要如此频繁的发声呢?
三,猫咪咕噜声,拥有神奇的治愈力
低频率的“咕噜”声会在身体内部产生一系列的震动,帮助猫咪更快速的康复。“咕噜牌奇药”并不像听起来这么疯狂,它其实与高强度运动促进骨骼健康的原理是相同的。
类似的低频震动装置已经在美国获得了专利,甚至研制出了固定于腿部两侧的振动板,用于复健及保持腿部肌肉活力。(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高处摔伤的康复中,猫比狗存活率高且康复更快。)
令研究者惊奇的是,这种“咕噜牌奇药”的功效在人类中同样适用:
(1)缓解压力
人类动物互助研究中心主任Rebecca Johnson教授提出,猫咪的“咕噜”声是一种听觉刺激,当人类接收到这个恒定频率的信号时,会使我们的精神放松,归于平静。
(2)改善呼吸
由于猫咪的“咕噜”声是与它自身的呼吸共振而发生的,因此平稳的“咕噜”声能引导人类呼吸频率,特别是帮助呼吸困难的人。
(3)治疗骨折
研究表明增强骨骼强度的最佳频率是25-50Hz,其次为100-200Hz,而大多数猫咪的“咕噜”声都约为20Hz,因而促进了骨骼的发育和愈合。
(4)改善心脏健康
据http://Care2.com数据报道,明尼苏达大学一研究小组经过为期10年的研究,抽选了4435名年龄在30-75岁之间的美国人,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非养猫人士的心脏病发病要高出养猫人士的40%,并推测这可能与①、②原因有关。
(5)放松肌肉酸痛
与上述的情况相似,低频的“咕噜”声对软组织也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6)消肿与止疼
“咕噜”声还可以缓解炎症、减轻疼痛。因此扭伤患者可以配合着正常冰敷和服用阿司匹林,同时进行“咕噜声治疗”。
所以,还在等什么,快去伺候好你的喵主子,等着“咕噜”声的“临幸”吧~
参考文献:
[1] Beaver BV. Canine behavior: a guide for vesterinarians.[J].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 2003.2: 100-126.
[2] Gary DN, Sharon FG,et al..猫病学(第4版).赵心绪,译.第4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210-213.
[3] Victoria Gill. Cats 'exploit' humans by purring[EB/OL]. http://news.bbc.co.uk/2/hi/8147566.stm, 2009.
[4] Muggenthaler EV. The felid purr: A healing mechanism?[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1, 110(5):2666-2666.
[5] Muggenthaler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Animal Vocalization Driven Massage Device: US, US20090036805[P]. 2009.
[6] Mccomb K, Taylor AM, Wilson C, et al. The cry embedded within the purr[J]. Current Biology Cb, 2009, 19(13):507-8.
发布于 2025-03-07 18:1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猫研所 - 1 个点赞 👍
我家猫每次吱吱打鼾,不知道是不是爱的摩斯密码。
身处一个从小到大养猫的家庭,对猫白天睡觉的行为早已习惯,但对猫睡觉的萌姿和呼噜声还是很激动。总觉得猫咪在说梦话,恨不得自己变成猫去理解它的声音内容,猫咪那种轻微的呼噜声,非常治愈人心。
我家猫睡觉很不老实,一会儿一个姿态,每次一转眼又翻身了。看着它肚子毛发抖动的起伏样子,知道它还健康地活着,安稳睡着,我总能忘记时间的流逝。实在忍不住去抚摸它的小脑袋,碰碰它的粉红鼻尖,
图由本人亲自拍摄,这是我家猫睡觉的样子,很可爱 话说,我也没听过其他小动物的呼噜声,这种新奇和治愈的感觉经验不多,对猫却是十年如一日的喜欢。我对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没腻烦,对猫也不会喜新厌旧,甚至每天醒来,对我家猫的爱不觉又增加了。
忘记描述一下我家猫发咕噜声的样子,有点像打喷嚏的抽泣声,声音很轻柔,一点也不刺耳,更不沉闷。一般它发出这种声音时,我会敏锐地捕捉记录下来。可惜手机内存太满了,很多视频上传到云端,一下子分不清哪个是有它咕噜声的视频,不然给大家听听。
除了猫咪睡觉有咕噜声,我家猫平时还会盯着你,突然嘴里冒出呼噜声,感觉想要说人话的样子 (‵▽′)/,这个时候,我会轻轻抱起它,拍拍它的背部,问它“你要什么呀?嘴里咕噜个啥?”猫不语,就望着你。
图由本人亲自拍摄,这个参加知乎活动获得小奖杯 和猫对视那种感觉,别提有多美妙了,可以说是温柔的代名词。真的太想懂它的猫言猫语了,不羡神仙,我会羡慕猫的世界,简简单单过日子,开心最大啦。
还有一种咕噜声,必须诚实地公布出来,我家猫发情的时候会咕噜咕噜的,是有点小狂躁的摇滚呼噜声。大半夜像匹野马自由地在我们家地板上驰骋,留下四处飘散的猫毛,只要关了卧室门,呼噜声像打击乐。
图由本人亲自拍摄,碰到我家猫捂脸,我一定抓拍 猫咪这种独特的咕噜声,最让我哭笑不得了,它不知道自己有多可爱,只要尽情享受来自我的无尽宠爱。这种呼噜声确实有治愈到我,我也相信猫的心理也被我治愈着,这种双向奔赴的治愈非常温暖,如沐春风,谢谢我可爱的小猫,谢谢你带来的温柔能量。
其实,猫无论发出任何声音,我听着都很动听₍˄·͈༝·͈˄*₎◞ ̑̑,因为我真的太喜欢猫了,它让我能释放的爱变得更多了,所以治愈对我来说,是很简单易懂的心情。
发布于 2025-03-08 23:1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文艺青年淘气多 - 0 个点赞 👍
因为是愉悦的声音!
猫咪在高兴或者舒服的时候,就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代表猫咪现在心情特好,愿意和主人互动等等。这种声音人类听起来也会觉得“身心愉悦”,特别舒适。不像其他动物发出来的声音刺耳和讨厌。
发布于 2025-03-07 14:28・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