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根铝棒,插进豆油里,在豆油里用砂纸打磨铝棒100下,50天后你就可以收获五年有期徒刑。
哦对了,铝棒也要在淘宝上买,这样比较方便警察抓人。
所以你问我他手搓马赫环这是什么概念,这说明了他爹比当地公安局长和应急管理局局长后台更硬。
查看全文>>
买根铝棒,插进豆油里,在豆油里用砂纸打磨铝棒100下,50天后你就可以收获五年有期徒刑。
哦对了,铝棒也要在淘宝上买,这样比较方便警察抓人。
所以你问我他手搓马赫环这是什么概念,这说明了他爹比当地公安局长和应急管理局局长后台更硬。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新中国有段时间停止高考,很多人不理解,现在想想,那时候真危险,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能读大学的都是什么人?当然是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儿女,他们虽然暂时被压制,但盘根错节,而且世代积累家学渊源,知识依然被他们垄断,至于工人、贫农、下中农的孩子,都进不起学校,小学都进不上,进上小学进不上中学,何况进大学?那时候大学生出来就是干部身份,如果不停止高考,那么用不了多久所有的干部都变成他们的人。很多人学历史都知道明朝朱元璋时期发生的南北榜案,南方士绅集团在明朝一开始就已经已经尾大不掉,朱元璋甚至不得不通过非常手段维持科举表面的公平。新中国是工农政权,以最快的速度为最广大的人民完成扫盲是极端迫切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从而彻底改变教育掌握在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手里的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甚至不惜以暂时的高端人才断层为代价,即以一代人的时间完成全民扫盲,同时对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后代进行了全面压制,使其无法近亲繁殖,待到恢复高考,绝大多数人已经到了同一起跑线。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还是古时候好,举个孝廉,在家里给哥哥让个梨,给老妈暖个床什么的就够了。
现在举个孝廉,太tm不容易了,还得冒着风险玩爆炸物,万一崩着烫着了,那老夫人得多心疼。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这个小朋友活不到成年的概率极大增加的概念
至少就我个人的观察来说,玩能材的和玩化学品的未成年人,普遍而言不太敬畏这些东西,风险偏好又很高,还不能劝,越劝越逆反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说明又有小孩玩能材了。
能材这一类具体我不是太了解,但固发只是做的人少并不是难做。尤其只是地面点点的话,简单堆料几个马赫环都可以。
现代人日常能接触到的能量材料,能级往往远超出一般想象。比如外卖小哥胯下改装车里的锂电池。
但是,哪怕不论安全隐患,能材这些东西也是能不碰还是不碰的好。当年的“魔神实验室”也都快成历史了。
最近的,20年贝鲁特港硝酸铵大爆炸后国内公安是狠狠“抓”了一批的,连卖化肥的都没放过。B站好几个“小朋友”被喊到当地派出所询问购买、囤积的硝酸类制品都干嘛了,据某人B站回忆录记载,当办案人听说只是普通化学试验,而且只有几十克后失望的表情都快藏不住了,好在最后都是训诫一下,就放人了。
所以,仅仅是手上有能材,就足够某些人找理由处理你了,还想8个马赫环?
小孩子玩能材的核心理由就是因为简单,几样东西混一起搅搅,就能出很大的效果。还有题主这样的人在捧,以为很厉害。学习-反馈曲线很快、很陡,诱惑很大。
做出八个马赫环和往下水道里扔鞭炮在本质上都是同一回事,是人类原始的对能量爆发等伟力表现的追求。
你看大学生除了学化学的,还有几个玩能材的?都是往所学知识应用方向走的,自制CPU、扫描隧道显微镜,无人机、智能小车、机甲比赛,当年玩火箭能材的在上大学后也基本都转到飞控系统上了。这才是正确的掌握知识、正确的使用知识的样子。
查看全文>>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马赫环是个啥。
马赫环是喷气发动机,在超音速时,喷口的现象。
测试的时候是这样的。只有超音速的时候才有。
装在飞机上是这样的。
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只有开启了加力燃烧室,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才有。
这时候的喷气速度是音速的好几倍。
再看这位初中生,他用了某种燃料,喷出的气有好几倍音速。
这时候的燃烧温度非常高,压强也特别大,一般材料是无法承受的,所以说飞机喷气发动机是工业皇冠。
且不说耐温耐压材料哪儿来的,就是这些燃料就够他坐好几年牢。
据说他用的是高氯酸铵,其化学式为NH4ClO4,是火箭推进剂的材料,但它同时也是一种受管制的化学品,因为其具有高爆性。
我想说,兄弟别搓了,再搓你就把原子弹搓出来了。
查看全文>>
?八个马赫环?
他可能知道这是什么,他爹一定不知道,只知道儿子整了一点科学材料。
还是古人有智慧啊,魔法晋书目录至少没那么容易打假,二十四孝更是完全可以流传。
你把这种新闻拿出来,懂行的要问材料来源,不懂行的只知道你又要举孝廉了。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