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高生育很正常,跟你乎原子壬的幻想相反,在高压和低生活下生育率其实更高,因为一方面人的聚团会更普遍,另一方面人丁兴旺对于生存很重要。
真正值得研究的是以色列,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城镇化,福利也称不上多好甚至要以极低补贴强制兵役的的国家,以色列拥有让人口神教见之坐地排卵的人口结构和生育率

标准的金字塔形
形成原因也非常简单,通过政策扶植一批耕读人口,也就是哈瑞迪人,足以支撑极高的生育率。

如果当朝决策者也信奉人口神教的话其实可以照抄作业,专门划分一批儒生人口,这玩意儿都不需要从零开始,国内有相当不错的基础

别看以色列的负担重,国内养这批新儒生花不了多少钱,直接划地耕读就行,土地问题很好解决,近年来国内农业人口是肉眼可见极速下降的,城里的朋友不知道是个什么概念的话可以去乡下看看现在还在种地的都是什么人,国家只需要负担农业补贴就行,这玩意儿本来就会存在不算额外支出,就算单拉出来,再加个“弘扬传统文化”的补贴,比什么生育补贴便宜多了,甚至还可以实物补贴。
当然,如果是像哈瑞迪人那样代代耕读的话那长远来看肯定是不行的,这里推荐模仿奥斯曼的血税制,每个儒生户籍家庭每代都需要给出一定比例的青年进入城市社会,由国家负担教育,这批世受天恩的儒尼切里可以成为PLA的主要组成部分。
关于人选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如果互联网上那群低欲望低动力的躺平党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话,这批人就是最好的人选之一,毕竟在自给自足的田园牧歌你需要付出给社会的很少,不会有人逼你月薪三千996还买烂尾楼,也不需要管一亩三分地外的纷纷扰扰。
最妙的是这项政策的改革阻力非常小,朝廷不会介意,这玩意儿成本不高收益却很可观;官僚不会介意,大量城市人口流入农村能有效降低治理和维稳难度;农村居民不会介意,人多产业兴嘛;城市居民不会介意,人少点不卷;农友不会介意,这玩意儿是兴农;工业党不会介意,这能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左翼不会介意,托古改制上山下乡嘛;皇汉不会介意,复兴汉人礼法,多好的事;甚至逆民公知们也没啥好介意的,学习西方先进经验不好吗?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