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回答

是不是现在加沙居民能高速巨量生育,而中日韩不能?为什么?

惊天一战
67个点赞 👍

看到很多来中国旅游的白人家庭,只要是有孩子的,基本没有一孩的,都是多孩家庭。以小见大,白人的生育意愿并不低。

白人作为现在世界上占比最高的种族,只是近几十年生育率相比黑人降低了而已,还没到像小黄人一样生育率断崖式下跌,生育意愿崩塌的地步。

这么多年来公共舆论塑造的发达国家白人不生的现象在哪里可以得到印证呢?

电影里,欧美电影里经常出现白人一孩家庭,这与现实塑造“白人不生”的刻板印象相互印证,让人误以为白人社会也出现生育难题,其实是伪命题。

公共议题讨论中,总是把小黄人不生的原因归结到工业化女性地位提高、受教育年限增长、养育费用高昂、两性矛盾和计划生育政策培养国民认知惯性等等原因上。但是从来没看到有人提西方对小黄人认知的塑造可能也是造成生育率降低的原因。

在大部分普通人的认知里,西方社会是发达社会是既成事实,如果西方大肆宣扬白人生育意愿低就会使人做“发达”与“低生育”的关联构想,最后很可能得出“发达国家人民就是低生育率”“发达国家的高素质人群就是不生”“低生育率是发达国家的标志”“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才会多生”甚至“越穷越生”等等荒谬的结论。

举个例子,挪威1990年到2024年,人口从420万增长到550万,接纳难民人口37000人,与自然增长的人口比较,可以忽略不计,自然增长率30%左右。日本从1990年到2024年,人口从1.23亿增长到1.26亿,自然增长率2.4%。同为发达国家,其中区别请看客思考。其实不止挪威,北欧五国的自然增长率都远远超过日本。

我国公共舆论场看似与西方有墙,实则毫不设防,否则无法解释近10-20年出现的起于西方的各种奇谈怪论在我国兴风作浪的社会现象,也许我国执政党有足够的底气防患于未然,但是能保证的只是避免社会动荡的底线,却不能左右人民认知的思潮,比如现在的“两性矛盾”“生育意愿”等等问题以浮出水面,渐成尾大不掉难以根治的趋势。

西方为什么要想方设法降低小黄人的生育意愿,答案不言自明,西方自有一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认知。我国官方说“地球足够大”,但是谁又嫌自家产业多呢?自古至今除了我国古圣先贤,我未见谁的占有欲被填满过。

过客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