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无故(无交集)拉黑,所以在这里写一个答案反驳造谣。 @稗田椎菜
你完全搞错了。
你所谓的「同时在中文圈子」,不过是你在用日文圈子的二手屎看中文圈子。
最简单的证据: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跑调live是干啥的,骂的都是「知道你要表达c团无滤镜就是普通团,但是知道你这里是让大家感动的点不代表你能让人感动」,也就是某up那句著名的「浑身都做好了感动的准备,但最后哭笑不得。」
而日本人,我见过的无一例外,都直接刻板印象进了「中国人不能理解这里是让人感动的点」,「中国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唱烂」,或者同样用那个up的比喻,「连感动的准备都不知道做」。
显然,你耳朵听到的全部是后者。
根據我的觀察來說主要的分歧還是在於 CRYCHIC 的和解對於劇情發展來說是否必要這一點(以及很多人無法理解哭腔+跑調的演唱是有意為之)。
你还真好意思说啊。
不巧,我也加了所谓「日语、繁中、简中社群」,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主要的分歧在于日本人无法理解「理解了是有意为之之后,为什么还是不满」。
而正是这个不满本质性地体现出了审美的差异——自作聪明的日本人根本没经历过汉语圈整个23、24年那样的疯狂地挖细节、造假药、补创作思路,《Ave Mujica》第七话的live「为什么会跑调呢?」是他们第一次发现的「奇怪细节」。正因此,他们才会第一次因为「似乎理解了脚本家的想法」而感到共鸣、兴奋,进而称呼这话是「神作」;
正相反,2324年什么细节没挖过,独角兽家有几把伞都早就被挖出来了的老中眼里,这无非是千万个拙劣的「脚本家加入的细节」中的一个罢了,所以根本不会「理解了是有意为之之后,不满反转为满意」。
本质上无非又是井底之蛙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