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堆人说好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说,我就觉得它不好,这就好像一群人之中,就你穿着红衣服,大家不看你都不行。
这就是变相的做宣传,好比买东西看差评,结果看到的夸的天花乱坠,没错,被这几条评论种草了。
我要证明你提的问题是错的,我就得拼命夸《哪吒2》有多好,来反驳你,我要顺着你的意思说,我还得想好多理由证明它的合理性。

这对一个正月天都在写这部电影的作者来说,太难了,写了边边角角的人物,写了背后创作的故事,写了突破技术瓶颈,全行业托举,甚至赔钱也要做成的事,做成了,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路,让世界对中国特效刮目相看。
《哪吒2》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了,就像当年爆火的《阿凡达》是3D技术的创新,有着夸时代的意义。
随着《哪吒2》在国外上映,随着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它成为了一部受官方支持的根正苗红的电影。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一部部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为中外的交流架起了新的桥梁,也为世界看中国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这是打破好莱坞电影市场垄断的一次逆袭,是里程碑式的存在,也意味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有了竞争力。
而从电影本身讲,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也是一个俗人,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不光爱看,也爱写,我觉得《哪吒2》无论是特效还是讲故事的能力,都是一流的。
很多人对讲故事的这个能力不太看重,觉得就那样,但只有正真看过好故事并且写过的人,知道其中的含金量。
饺子导演就剧本磨了两年,哪吒的形象有上百个版本……才能呈现出那么多有弧光的人物,那些出场很少却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小配角:申小豹、申正道、石矶娘娘……
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有棱有角,有血有肉,绝不是纸片人,这比起连主角都没法立起来的电影,不知道甩了几条街。
更是对哪吒这个家喻户晓的IP进行了创新,颠覆性的塑造了那么些人物。
其中代表性人物申公豹,融合了当下人的“痛点”,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情。
最重要的剧本的逻辑严丝合缝,前面的铺垫,后面的反转,出其不意,回想又合情合理。
加上人物好看,敖光和敖闰的颜值,看的人嗷嗷叫,但又绝不是花瓶式的人物,敖光与敖丙的父子亲,代表着现代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由控制到放手,父辈的经验不一定对的反省,对类似的家长有一定的启发性。
而敖闰的叛逆与哪吒对标,一个是“年少不知天高地厚”,一个是“那时年幼无知”。
是成长的责任和担当,勇敢和勇气;是生活毒打后的屈服和认输;都是人的不同阶段。
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内容了。
2亿人次的观看量,我们要相信大众的审美,不好看就没有那么多的自来水,口口相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