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在另一个回答里写家里是女儿的得谨慎把孩子送出国的原因(原回答只限定范围是初高中,我现在觉得我还是太乐观了)
如何评价近日“豆豆妈”和“凯骏”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环游欧洲与子女教育的讨论?本质上就是上一代华人给新人灌输的“融入”这个概念太害人,对于融入什么,甚至“融入”本身没有具体的定义。
然后硬想“融入”的姑娘(单说姑娘是因为处在这种拧巴状态的男生是真的少)融入谁呢?不是在那边文化圈长大,别人的梗她都不会接,再加上白左那边愈发后现代的气氛还有留学生长期在外漂泊的奇妙心理压力,基本上就会变成东方凝视下的后现代人。运气不好的就像这位,遇上了个黄热病男。
(以及我个人的理论,整个北美的氛围对华人及其后代有微妙的精神污染效果,但这个原因就说来话长了)
她读的还是艺术,那是没救了,这边建议最好最好别把孩子送出去读文商艺术(心理、经济和金融除外,这仨应该算理)
还有想把闺女送出去留学筛女婿的,唉……都看到了吧……